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李丽  石坤 《中国科技博览》2010,(36):654-654
本文对某钢厂镀锌线光整机进行了自动换辊功能优化。通过优化,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水平、系统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故障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2.
在全面分析机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机械设备的可维修性质,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量化机械维修参数,并结合可靠性分析中的韦布尔分布,推导出机械在考虑维修后的可靠度的变化函数。最后,以某型号机械设备为实例,验证分析了函数的可行性。实例结果表明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可以有效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涉氨设备和涉氨系统的风险因素,识别了涉氨设备的主要损伤模式。依据GB/T26610—2014、GB/T 30579—2014等标准,采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对涉氨设备进行风险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涉氨设备风险计算结果、设备系统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企业涉氨设备系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风险评估模型,对天津保税区的11家涉氨企业的涉氨设备进行了风险评估,找出了涉氨特种设备在运行管理、检验检测及安全监察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涉氨设备风险水平和涉氨企业安全状况,得出了保税区涉氨特种设备和涉氨企业的风险等级,筛选出了风险较高的设备和企业,并从设备检验检测、企业运行管理、检验工作改进及安全监察优化等方面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多目标优化设计各分目标间的矛盾性和不可公度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常规求解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一般只能求出问题的有效解,而得不到设计的最优结果。该文以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为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得若干有效解后,根据模糊理论中的相似优先比法从中确定出最有效解,即最优解,并可排出它们的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105.
石坤  陈钢  邱杨  陶雪荣 《无损检测》2007,29(7):415-416
研制了具有语音读取功能的超声波测厚仪,并配置USB接口,使其功能增强,从而使检验变得更方便、安全、快捷。实例证明,该测厚仪在很多检验现场是非常有效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为提高机械结构数值分析时结合部动态特性参数的应用简便性,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参数的机械结合部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在通过实验获得具有通用性的结合部单位面积上的法向动态刚度和切向动态刚度的基础上,将单位面积上的结合部等效为各向同性连续介质,基于GW接触模型建立单位面积上的结合部微观形貌和结合部动态刚度变化关系式,根据离散单元应力波传播条件研究结合部单位面积上的法向动态刚度和切向动态刚度之间内在联系,推导出结合部动态特性的等效参数-单位面积上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以螺栓连接的两钢板为对象进行数值分析,将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结合部动态特性等效参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深入研究机械结合部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家电的普及,面向居民智能用电的能源互联基于家庭应用环境,重新定义了智能用电系统各终端的功能以及终端之间广泛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协同内涵。该文为常见的用户侧智能用电相关系统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控制架构,可以解决多个大功率负荷同时工作导致负荷过载的问题。在边缘计算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智能用电协同架构,不同智能用电终端各自的云平台通过统一接口连接入云协同平台,将终端边缘计算的数据信息传入云协同平台,再根据家电优先级排序,由该平台统一控制家电的开关,达到避免负荷功率过载的目的。并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电优先级排序思路,对比了分布式协同与集中式协同架构。边缘计算协同架构通过设备边缘计算、协同控制中心的运维管理及云平台的智能协同,分析并处理庞杂的家电负荷数据,优化居民智能用电的运行模式,保障智能家电系统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大坝小于1 L/s渗流量主要依靠人工测量的问题,采购了一款大坝小流量自动监测渗流量仪。经安装应用,发现仪器存在测量后排水不便收集、传输距离较短、结构较为复杂等一些问题。对仪器进行了完善升级,通过测量与引流分离结构设计,解决了原仪器排水口随测量容器旋转,造成排水不便收集的问题;通过密封件的设计,增加了仪器的传输距离,减少了现场模块数量,降低了现场安装使用成本;去掉了一些轴承装置和支撑固定部件,简化了仪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增加引流装置和液位开关起始计时位置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对完善后的仪器进行了厂内性能测试、现场人工比对和现场试运行,试验数据表明,通过仪器完善升级,方便了排水收集、增加了传输距离、简化了仪器结构,同时还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为促进“双碳”目标实现,需求侧智能交互需求攀升,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下,智能用电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解决当下居民智能用电交互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实现对用户侧海量资源全面且动态的整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在用户侧的落地应用,以电力网与信息网的融合架构平台为依托,以电力需求响应为主要手段,首先,分析了智能用电业务发展的现状,给出了智能用电交互的安全性需求与具体问题;其次,构建了基于边缘学习的智能用电交互计算框架,并将数据分发业务应用到智能用电交互中,分析面向智能用电业务细颗粒度数据分发服务;最后,基于5G切片技术设计了融入5G技术的需求响应安全防护体系,并给出居民智能用电交互的安全性防护技术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