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4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乙醇胺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提高一乙醇胺收率或二乙醇胺收率及改善三乙醇胺产品质量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工艺作了综述。指出今后开发乙醇胺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为:通过改进流程、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以及实现不同乙醇胺产品之间的转化等措施来改善产品分布,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及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2.
选取中空球型多孔新型填料、生物陶粒、石英砂、沸石、麦饭石5种填料,分别放入人工湿地填料柱并通过接种适量微生物构建5套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用于人工配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在水力负荷率为0.25m/d的工况下连续运行,新型填料、生物陶粒、石英砂、沸石、麦饭石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50.83%、31.11%、42.27%、83.25%和38.34%,总磷去除率分别为49.44%、32.05%、31.75%、29.63%和32.37%,COD去去率分别为80.13%、75.49%、74.17%、70.86%和64.24%。结果表明,新型填料的TN去处率比沸石略低,但比其他填料高10%~20%;新型填料TP的去除率比其它填料高15%~20%;COD去除率比其它填料高5%~10%,说明新型填料提高了湿地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3.
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得生物柴油,分别用气相色谱和博力飞DVⅢ 粘度计对大豆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组成和动力粘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物柴油的浊点为-1℃.当温度低于浊点时,大豆生物柴油动力粘度随剪切率的变化十分明显,当温度高于浊点时,温度对动力粘度的影响更显著,其剪切率的变化基本无影响;大豆生物柴油在低于浊点时为非牛顿型流体,当高于浊点时为牛顿型流体;当温度低于浊点时,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1℃)大豆生物柴油的动力粘度急剧变化,在使用大豆生物柴油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塔填料及液体分布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国内外填料塔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新型散堆填料、规整填料和液体分布器的结构特点。同时介绍了天津大学开发及应用新型填料塔技术的一些成功实例,最后展望了填料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曳力、虚拟质量力和升力,采用Eulerian两相流模型,使用CFD商用软件STAR-CD v3.26数值计算了直径0.3m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计算选用清液层高度作为衡量非稳态流场收敛判别标准。在不同空塔气速下,对比了清液层高度的计算值和文献报道的实验值,二者吻合较好。可以看出CF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筛孔塔板上瞬时气液两相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塔板上液体流场可分为主流区、回流区和反混区,回流区面积随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减小,塔板上气液两相存在着显著的动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蒸馏传质理论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蒸馏过程模拟计算的三种混合模型--平衡级全混合模型、非平衡级全混合模型、非平衡级部分混合模型.论述了蒸馏过程的传质动力学,提出分形理论在界面传递扩散研究方面可能会取得较大进展,非平衡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对描述系统动力学演化和非线性传递过程规律可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概括了板式塔和填料塔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天津大学推广新型填料塔技术的成功范例.总结了当前新蒸馏技术添加物精馏、反应精馏、催化精馏、吸附蒸馏、膜蒸馏、分子蒸馏和动态精馏新型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天津大学在这些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蒸馏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蒸馏学科正由传统的依靠经验、半经验过渡到凭半理论以至理论,蒸馏过程正由传统的单一分离过程过渡到耦合和复杂的优化分离过程以提高分离效率和节能,蒸馏设备正以高效、节能的新一代更新、淘汰传统的一代.  相似文献   
77.
常规间歇萃取精馏分离苯-环己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一个常规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考察了不同萃取剂在不同回流比及萃取溶剂加入速率情况下对分离苯-环己烷共沸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混合溶剂能够解决单一溶剂的选择性与溶解性相矛盾的问题;且在同等条件下,综合性能优于单一溶剂;随着溶剂加入速率和操作回流比的增加,产品的产量逐渐提高,尤其重要的是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技术与简单溶剂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相比并不复杂。  相似文献   
78.
采用土柱扩散实验研究了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根据多孔介质为干燥和含水体系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保守性和非保守性两种类型的扩散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迁移方程描述.对三氯乙烯和苯在砂土体系的研究表明,利用土柱扩散实验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方法可靠,同时表明采用经验模型描述非保守性组分的扩散时应考虑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9.
萃取精馏溶剂选择性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刚  徐世民  李鑫钢  张卫江 《化工学报》2004,55(10):1740-1742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useful technique for separating close boiling and azeotropic liquid mixtures. Solvent selectivity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 of solvent selectivity uersus temperature for different mixed systems (C6H6 C6H12 DMSO,C6H6 C6H12 DMF, EtOH EA DMF DMSO, C6H6 C6 H12 DMF DMSO) was examined by the modified UNIFAC model, which is a well-tested method to select a solvent for extractive distillation.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solvent selectivity was decreased.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olvent selectivity was set forth for the first time by using the Clausius-Mosotti equation.  相似文献   
80.
天津联化200kt/a乙烯装置改扩建工程中,采用新型高效填料塔技术和新型高效聚结板油水分离技术对水洗塔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该塔能保证高负荷下较高的传质和传热效率,在停留时间较短的条件下也能满足油水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