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采用Fluent软件对带有气流导向装置的四罗拉紧密纺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得到气流导向装置在不同安装位置下集聚区内的气流动动规律,为该系统气流导向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加装气流导向装置后,集聚区的负压作用区域明显增大,有利于须条的横向聚集,可有效防止单纤维扩散而不集聚到纱体中,保证了各纤维以平行的状态实现完美聚集;不同气流导向装置位置下的集聚区的流速分布不同,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气流导向装置位置越低,须条集聚方向风速越大,须条输出方向风速越小,须条厚度方向风速略微减小.低位置的气流导向装置更适合纺制线密度较小的纱线,高位置则更适合纺线密度较大的纱线.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72.
刘蕊  吴佳瑶 《应用化工》2023,(9):2566-2570
依托Mannich反应在聚丙烯酰胺(PAM)上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D-PAM),并用于高浊度水处理。通过比较不同的原料投料比、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确定了制备D-PAM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以及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在摩尔比为PAM∶甲醛∶二乙胺=1∶0.7∶0.85、pH=9~11、反应温度45~50℃、甲醛反应时间t1=1 h,二乙胺反应时间t2=2 h,此时接枝效果最好。同时,该絮凝剂对高浊度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佳絮凝条件为: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使用0.7 mL 1%D-PAM溶液、在30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180 r/min,搅拌7 min,静置沉降20 min,最高去浊率为99.81%。合成的絮凝剂在高浊度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可双功能处理废水的新型阳离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273.
分析离散制造的特点,研究数字化车间的技术架构,定义了数字化车间信息流与数据交互。为我国离散制造企业规划和建设数字化车间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74.
针对准噶尔盆地中深层低渗稠油的开发难点,将体积压裂与CO2驱油技术有机结合,开展CO2前置蓄能压裂提产机理研究及开发关键参数优化。实验表明,CO2前置蓄能压裂有效增加了可流动原油体积,主要的驱油机理为“CO2基质抽提、原油溶胀降黏、裂缝导流”。以准噶尔盆地J井区为例,开展CO2前置蓄能压裂提产试验,与常规压裂相比,投产初期单井日产油量相当,但试验井压力保持程度更高,稳产能力更好,目前累计产油是常规压裂井的1.14倍,预计采收率可以提高3%,为新疆油田数亿吨难动用储量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与g-C3N4材料复合修饰玻碳电极(GCE),建立了伏安法快速测定磺胺甲噁唑(SMX)的新方法。通过SEM,XRD,FT-IR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分子印迹型g-C3N4(MIP-g-C3N4)电极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缓冲溶液p H值对电流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 H为6时,电流响应最为强烈。另外,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比探究磺胺甲噁唑在裸GCE、g-C3N4/GCE和分子印迹型g-C3N4/GC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分子印迹型g-C3N4/GCE电极对磺胺甲噁唑测定的灵敏度显著地提高。该传感器测定SMX的结果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5~103.7μmol/L)和较低的检测限(2.5μmoL/L),回收率为99.45%~100.20%。  相似文献   
276.
随着新高考的逐步实行,2019版新教材也随之逐步使用,但在2019版教材的实施中,由于部分内容变动较大,一线教师在教授时有一定的困难。针对“氮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研究,从情境创设、实验设计、内容结构以及课后习题四部分进行两个版本教材的对比,结合新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感受2019版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分析两版教材的优缺点。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将情境素材的选择、知识点的联系、实验探究三部分内容重视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77.
氢气因其热值高、质轻、可存储且无碳排放,被认为是最佳的碳中和能源载体。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是目前生产绿氢最理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光阳极表面水氧化速率极为缓慢,限制了阴极产氢效率。析氧助催化剂在水氧化反应过程中能够为其提供高效的活性中心,使反应易于发生,进而促进阴极产氢效率。本文从光阳极表面助催化剂的起源和作用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半导体光电极表面的助催化剂类型、微纳结构对水氧化活性的影响、界面构筑策略和光电性能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电催化剂作为光阳极助催化剂在水氧化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助催化剂对半导体光电极的电荷分离和转移及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总结了助催化剂对半导体光电极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尺寸效应、表面缺陷和氟化)。进一步归纳了助催化剂/半导体之间的界面优化策略(载流子传输通道、空穴储存层和界面化学键)。最后对析氧助催化剂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认为通过调控析氧助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簇、单原子和界面化学键能够增强光阳极光电催化分解水的性能,并提出羰基金属是一种独特的构筑析氧助催化剂前体。  相似文献   
278.
考虑到催化剂载体的高成本,寻求廉价的载体制备方案合成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热解青霉素菌渣制备多孔生物炭载体,以共沉淀法负载四氧化三铁,合成催化剂Fe3O4@PRBC。通过SEM、XRD、FT-IR和孔隙结构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 B)为目标降解污染物,考察了不同体系、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溶液pH和RhB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四氧化三铁成功负载于生物炭上,Fe3O4@PRBC表面呈粗糙多孔状,比表面积达到1 210.54 m2/g。其中H2O2/Fe3O4@PRBC体系表现出突出的催化性能,当Fe3O4@PRBC用量为0.8 g/L、双氧水用量为30 mmol/L时、在pH=3~11时,Rh B的降解率均超过90%。催化循环4次,降解率仍能达到90%。自由基淬灭实验显示,催化降解Rh B的主要活性物质为·OH和·O<...  相似文献   
279.
柔性天线具有质量轻、尺寸小、厚度薄和易共形等特点,在当前和未来通信、医疗等系统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柔性印制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柔性天线的制作提供了可能性。如何设计和印制出满足无线通信功能和易集成的小型化柔性天线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柔性材料的研发、印刷工艺的巧妙选择和天线形式及结构的特别设计成为了关键。本文综述了柔性印制天线在材料类别和属性、制造技术与特点、小型化/可穿戴结构设计策略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柔性印制天线制作的路线,一是天线设计的考量,涉及柔性衬底、导电材料及天线形式的选择;二是天线的结构设计和实物测试,需要围绕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规划。本文分析探讨了天线在材料、工艺和设计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各自的未来发展方向。综合来看,金属类导电材料、耐热聚合物和可拉伸衬底材料是柔性材料理想的选择;印刷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天线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材料的流体参数;小型化、多功能、多频带是柔性印制天线结构设计的走向。结合通信和医疗等应用,未来柔性天线的设计技术应在引入新材料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以适用于更多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