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经济   51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开中药店和开茶馆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把这两个不同的行业组合在一起,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人们普遍信奉西医,中医备受冷落,中药根本就卖不出去,因而经营中药的中药店境况很是  相似文献   
42.
本文在说明农村工业化对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就收入水平对安微农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效应进行了测度分析,揭示了目前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4.
浅论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拟就如何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作些探讨。 一、现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一)与新财会制度不衔接。为体现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利于企业灵活运用和调度资金,新的财会制度取消了资金专户存储办法,企业资金不再划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资金。因此,流动资金周转率、固定资金占用率、资金利税率指标的设置和计算,不仅资料难以取得,而且也不能确切反映企业资金或资产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5.
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互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协调发展状况,结论认为,城镇化是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因,但城镇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提出了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出发,运用公共物品的特性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别论述政府及市场在农业信息资源配置中的具体作用及实现形式,结合安徽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建议采用“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有机结合配置模式”,特别强调公益配置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并提出实践中应用的三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47.
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成文 《经济论坛》2001,(23):12-13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城市化 ,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就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村工业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和重视,如何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反映和综合评价,是目前经济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8.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面临着资源紧缺与流失、农产品需求增长与结构变动等一系列压力和矛盾。农业要缓解压力、摆脱困境、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49.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马成文199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指导方针,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的核心,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而且是关...  相似文献   
50.
以合芜蚌三市2008—2016年、2016—2018年两阶段实施自创区政策为观测,构建准自然实验,分阶段利用合成控制法与76个对照组城市数据检验合芜蚌自创区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合肥市和芜湖市实施两阶段自主创新政策均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处理效应,蚌埠市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且其政策效果不如合肥与芜湖两市;进一步,通过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测试,证实合成控制法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促进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合芜蚌三市自创区政策的区域创新水平提升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表现出一致性,且合芜蚌自创区建设面临着区域创新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