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医药卫生   88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8 毫秒
61.
目的:研究表达载体介导的反义RNA对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可转录MIF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ntiMIF。用lipofectamine2000分别将pcDNA3、pcDNA3-antiMIF转染可表达MIF的HEK293(293-MIF)细胞,用Real-time定量PCR鉴定MIF mRNA表达水平。将pcDNA3-antiMIF转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建立可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HUVECs-antiMIF)细胞。将MIF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MIF转染HUVECs-antiMIF,用Real-time定量PCR鉴定MIF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正确构建了MIF反义RNA的表达载体pcDNA3-antiMIF。MIF 反义RNA对293-MIF细胞中MIF表达的抑制水平达32%(P<0.05)。建立稳定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antiMIF细胞株。HUVECs-antiMIF中MIF的表达受到抑制,表达水平降低40%(P<0.05)。 结论:表达载体介导的反义RNA能有效地抑制MIF的表达,建立了稳定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  相似文献   
62.
目的应用复合诱导突变分离PCR(multiplexed mutagenically separated PCR,MS-PCR)技术、银染分型,建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系统,探讨其应用价值。并调查了成都汉族群体mtDNA编码区4个SNP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分布情况。方法根据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设计两条片段相差4个碱基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一条公共引物,4个SNP基因座复合扩增,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后确定样本的基因型。结果不同SNP基因座为长度不同的单一谱带,其分型结果与直接测序一致。在成都汉族160名无关个体中,4个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813/0.6187、0.4813/0·5187、0.8250/0.1750、0.4938/0.5062;共检出6种单倍型,单倍型的基因多样性为0.7137。结论建立的MMS-PCR银染分型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有效的SNP分型方法,对建立mtDNA编码区SNP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进化学和进行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T细胞产生CTL,用CCK-8试剂盒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DC的免疫功能状态。用ELISA法测定IL-12和INF-γ的水平。结果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的成熟DC,不仅可高表达MHC-I、II类分子及CD80、CD83和CD86协同刺激分子,并可获得高效刺激自体或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转染RNA的成熟DC,分泌IL-12的水平及其刺激产生的CTL培养上清液中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成熟DC及未成熟DC;且CTL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异体组。结论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成熟DC能够体外诱导产生对自体肿瘤细胞具有高度抗原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微小RNA-23b-3p(mi R-23b-3p)对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靶基因。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房颤患者心耳中原代心房肌成纤维细胞,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鉴定;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 R-23b-3p与潜在靶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GFBR3) 3'端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作用; CCK-8、Ed U染色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BR3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 R-23b-3p不影响细胞的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但可显著增强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P 0. 05或P 0. 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 R-23b-3p与TGFBR3 3'-UTR有结合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 R-23b-3p可在转录水平抑制TGFBR3表达。过表达mi R-23b-3p和沉默TGFBR3均能显著促进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Smad3激活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TGFBR3是mi R-23b-3p的作用靶基因,并介导mi R-23b-3p促进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复方萘酚喹与氯喹治疗间日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间日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复方萘酚喹 (萘酚喹 40 0mg 青蒿素 1 0 0 0mg) ,1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42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复方萘酚喹治疗 1 0 9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 1 3 0± 5 5 )h ,原虫转阴时间为 ( 1 8 1± 5 7)h,治愈率为 1 0 0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萘酚喹治疗间日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TUNEL、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s凋亡;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粘附率;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①25 mg·L-1、50mg·L-1、100mg·L-1浓度RGDS 4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 P<0.01。②RGDS 4肽对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P<0.0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 RGDS 4肽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③RGDS 4肽作用于HSCs 2 h, 25 mg·L-1、50mg·L-1、100mg·L-1组粘附抑制率分别是8.82%、29.41%、45.59%, 而RGES 4肽组的粘附抑制率仅为4.41%, P<0.01。④RGDS 4肽处理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FN、RGES 4肽组。结论: RGDS 4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RGDS 4肽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 依赖于caspase-3, 也与其抗粘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制备鼠抗人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MR)的单克隆抗体(mA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计算机通过综合预测对间皮素(MSLN)进行B-细胞表位预测。合成相应肽段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对所制备的mAb进行鉴定。结果:综合预测方法分析间皮素的抗原表位可能于153-162、282-292及471-481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选择性合成了可能性最高的位于471-481氨基酸残基的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表位,制备了mAb(2H10),经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该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鼠抗人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的mAb(2H10),该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ELISA对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多种刺激剂对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Griess法测定不同刺激组(分别为IL2、IL2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IL2 GMCSF IL4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和IL2 GMCSF IL4 LPS)刺激TDLN后第7、14、21天,分泌IL12p70、IFNγ、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IL2 GMCSF IL4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和IL2 GMCSF IL4 LPS组刺激的TDLN细胞中,CD83 细胞的比率明显增多,分泌IL12p70、IFNγ及TNFα的水平也明显高于IL2和IL2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刺激组,IL2 GMCSF IL4 LPS组刺激的TDLN细胞分泌NO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各种刺激剂刺激TDLN细胞后,分泌IL12p70、IFNγ和NO的水平在第14天时达到高峰。结论:不同刺激剂诱导TDLN细胞中的CD83 细胞数量不同,故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235delC突变是否会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方法对一个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核心家系72个成员取外周血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利用Alw26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对其线粒体DNA突变进行研究;利用Ap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筛查核心家系中GJB2基因235delC突变情况,并对GJB2基因235delC和线粒体A1555G突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27名母系成员中均发现具有线粒体A1555G突变,呈母系遗传;具有耳聋表型的为21人(77.8%),家族外显率高;所筛查的包括配偶在内的72名个体中,仅3例具有GJB2基因235delC杂合子突变,且均出现在母系成员中,但3例的耳聋表型却不同。结论线粒体A1555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在该家系中GJB2基因的235delC杂合子突变未加重线粒体A1555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忽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市城区9所幼儿园,采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量表对1 141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忽视率为28.6%,忽视度为40.21±6.67。其中男生与女生的忽视率分别为28.0%和29.2%,忽视度分别为40.29±6.54和40.13±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子女(χ2=6.209,t=3.947,P<0.05)。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越低(χ2=28.487,F=25.453),Green评分为中等水平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最低(χ2=11.595,F=17.215),主要照顾人为父母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低于祖父母/外祖父母(χ2=19.269,F=5.4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受忽视的风险是独生子女的1.338倍;家庭月收入为<8 000元、8 000~12 000元的儿童忽视风险分别是家庭月收入>12 000元儿童2.183倍、2.016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主要照顾人的儿童忽视风险是父母作为主要照顾人的1.979倍(P<0.05)。结论 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因素较多,需引起重视,亟待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