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医药卫生   88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研究郑氏植物蛋白 (Zheng’splant protein ,ZPP)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及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的增殖反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ZPP对T淋巴细胞CD3+ 、CD4 + 和CD8+ 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ZPP对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PBL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SI分别为3.0 0± 1.4 5和 2 .5 3± 0 .80 ) ,明显高于对正常对照组和乳管上皮轻度增生患者PBL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1.0 6± 0 .17和1.18± 0 .19) (P <0 .0 1)。而PHA对各组PBL的增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经ZPP刺激后的PBL中CD3+ 、CD4 + 和CD8+ 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 ,其中CD4 + 和CD8+ 者更为明显。结论 :ZPP可选择性刺激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的PBL中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 ,此作用有可能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中国子宫畸形患者中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是否存在突变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国外文献报道手-足-生殖器综合征(hand-foot-genital syndrome,HFGS)患者中发现HOXA13基因2号外显子同源结构域存在点突变,而此综合征的女性患者部分症状表现为子宫畸形,因此对58例中国子宫畸形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检测,PCR扩增目的片断后自动化测序分析基因2号外显子同源结构域区域。结果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直接自动化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和对照者中均没有突变发生。结论中国妇女子宫畸形的发生可能与HOXA13基因同源结构域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制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单克隆一步法毒品二合一胶体金检测试卡,用于毒品的检测和可疑人群的筛查。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方法检测McAb效价;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二合一胶体金检测试卡。结果:①ELISA法检测McAb的效价:抗吗啡McAb的效价为1∶3.2×103,抗甲基安非他明McAb的效价为1∶1.6×103。②检测试卡的灵敏度:检测尿中吗啡的最低浓度为300ng/ml,甲基安非他明的最低浓度为1000ng/ml;③检测试卡的特异性:7天以上未吸毒者饮用可口可乐、口服感冒药及吸烟等其尿中未检出阳性反应。④与Pan Probe Biotech公司的单一检测吗啡和甲基安非他明试纸灵敏度对比实验显示出吸毒后4~5天的尿样仍呈阳性反应。结论:由于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快速、直观等优势,本试卡在毒品滥用筛查工作中有重要的定性判别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中的福辛普利(fosinopril)、卡托普利(captopril)及I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中缬沙坦(valsartan)对人血单核细胞受细菌脂多糖(LPS)刺激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平产妇脐静脉取得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分组培养,以LPS(0.1 mg/L)刺激作为对照组,其它组分别再加入ACEI类药物fosinopril (20 mg/L)、captopril(20 mg/L)及valsartan(20 mg/L),孵育。冻融法收集细胞裂解液,用一期凝固法分析LPS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的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用RT-PCR技术,观察各组表达TFmRNA,并以GAPDH作为内参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Fosinopril,captopril及valsartan可下调人血单核细胞由LPS诱导的TFmRNA的表达,并显著降低促凝活性。  相似文献   
55.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结局相关联。方法以18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05名无症状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IR-RFLP)方法,分析VDR基因第2外显子Fok Ⅰ位点、第9外显子Taq 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k Ⅰ位点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的频率44.6%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的31.7%(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作用后,结果仍然显示FF基因型在慢性乙肝组与无症状HBV携带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1.95,P〈0.05)。FokⅠ位点与TapⅠ位点组成的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1.45,P〈0.05),fT单倍型在慢性乙肝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无症状HBV携带组(OR=0.72,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56.
20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明确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结果该20株菌呈现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和头孢西丁完全耐药,对头孢吡肟及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5.0%、60.0%、85.0%、90.0%和90.0%,其余9种的耐药率在80.0%~95.0%之间。19株(95.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ac(3)-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0.0%、50.0%、40.0%、5.0%和5.0%;而aog2(3)-Ⅰ、aac(3)-Ⅲ、aac(3)-Ⅳ和aac(6′)-Ⅱ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从转染syk基因的Sf2 1细胞中提取、纯化免疫相关因子Syk蛋白。方法 :将syk基因转染Sf2 1细胞 ,于 2 8℃培养 48h ,收集细胞 ,用超声波破碎仪裂解细胞 ,提取裂解液中总蛋白 ,用Yellow 3凝胶和Toyopearl AF Heptin 650M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层析液中的Syk蛋白存在和性质 ,用SDS PAGE、免疫印迹实验和等电聚焦实验鉴定。结果 :从 2 5亿个Sf2 1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含有Syk的 2 2 5mg蛋白质。经Yellow 3凝胶层析分离 ,得到两个亚种的Syk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 (Mr)均为72× 10 3 。进一步用Toyopearl AF Heptin 650M凝胶层析纯化后 ,得到两个纯的Syk蛋白 ,SDS PAGE、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 ,两种Syk的Mr 均为 72× 10 3,与Syk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吻合。但等电聚焦实验显示 ,这两种Syk蛋白成分具有不同的pI值。结论 :从 2 5亿个转染syk基因的Sf2 1细胞中纯化出8mgSyk蛋白 ,纯度高于 95%。这两种Syk的Mr 虽然相同 ,但具有不同的pI值 ,是两个亚种。这些Syk可用于研究Syk的作用机制、抗Syk抗体的制备和Syk诊断试剂盒的制备等  相似文献   
58.
钴60放射法制备免疫功能抑制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系统的钴60放射计划,对大鼠免疫功能抑制的合适剂量进行评估,为干细胞移植研究提供合适的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5Gy、10Gy、7.5Gy、5Gy4个剂量组,10只/组。计算放射后2个月的死亡率。检测白细胞数量,评价各剂量组动物的白细胞参考值范围。结合死亡率和白细胞参考值范围,确定合适的放射剂量。通过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实验和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MIT),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行12.5Gy照射的大鼠,3d内全部死亡;10Gy放射后的大鼠在1个月内全部死亡;7.5Gy照射的大鼠2个月内死亡1只;5Gy照射的大鼠没有死亡情况发生。设定95%作为可信区间,计算白细胞数量参考值范围(109个/L),未放疗组:16.978+1.96×6.46;5Gy放疗组:4.93+1.96×0.72;7.5Gy放疗组:2.313+1.96×0.782;10Gy放疗组:1.03+1.96×0.507。t检验表明,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各实验组的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对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实验结果表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MIT)表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结论7.5Gy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为合适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片段pN472-C617(aa472~617)和pN477-C613(aa477~613)的免疫原性,找到能诱生HEV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的更短片段。方法:表达和纯化pN472-C617和pN477-C613,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检测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并以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pN472-C617和pN477-C613可在大肠杆菌高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效价的抗体。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显示pN472-C617免疫血清可有效中和HEV,阻断其在敏感细胞表面的吸附和细胞内复制;而两端仅比pN472-C617各短5个氨基酸的pN477-C613的免疫血清不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重组蛋白pN472-C617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是目前文献报道中含有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最短ORF2编码蛋白片段,可作为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用于HEV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表达载体介导的反义RNA对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可转录MIF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ntiMIF。用lipofectamine2000分别将pcDNA3、pcDNA3-antiMIF转染可表达MIF的HEK293(293-MIF)细胞,用Real-time定量PCR鉴定MIF mRNA表达水平。将pcDNA3-antiMIF转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建立可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HUVECs-antiMIF)细胞。将MIF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MIF转染HUVECs-antiMIF,用Real-time定量PCR鉴定MIF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正确构建了MIF反义RNA的表达载体pcDNA3-antiMIF。MIF 反义RNA对293-MIF细胞中MIF表达的抑制水平达32%(P<0.05)。建立稳定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antiMIF细胞株。HUVECs-antiMIF中MIF的表达受到抑制,表达水平降低40%(P<0.05)。 结论:表达载体介导的反义RNA能有效地抑制MIF的表达,建立了稳定表达MIF反义RNA的HUVE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