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医药卫生   88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乳房体积生物立体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利用立体视觉方法建立乳房体积测量系统 ,并探讨其准确性和精确程度。方法 通过采用两台CCD摄相机从两个不同视角观察乳房模型 ,运用激光投射仪和光栅获得计算机能识别的平行采样点 ,依靠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生物立体测量技术 ,求取乳房模型表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 ,设计乳房体积测量运算模式 ,在Windows下编制程序 ,建立乳房体积测量和分析系统 ,应用所建的测量系统和水体积置换术分别对 12例乳房模型进行体积测量 ,并将两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观察其精确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系统测量乳房体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 ,测试空间范围为12 0mm× 14 0mm× 80mm ,特点是快速、非接触性和非侵入性。与水体积置换方法比较 ,P =0 .4 73>0 .0 5 ,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 14 .0 2~ 7.0 8ml。结论 本系统可应用于乳房体积测量 ,简捷而且精确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并为软组织形态分析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翁少翔  单江  徐耕  张松照  李崇剑 《浙江医学》2003,25(7):389-390,395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积分计,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3 ,P<0.01) ,三支病变者和二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 ,均不同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 -2.03,P<0.05;t= -2.57,P<0.05),而与单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从单因素相关分析看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26、0.25、0.31 ,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cy、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有直接关系 ,Hcy可能是冠心病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腹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CCU及综合科2年内77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增加、频繁更换抗生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意识障碍越重、抗生素更换越频繁,腹泻持续时间越长。结论 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应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4.
射频闭合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射频闭合(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的疗效。方法 56例(56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RFO组利用射频能量使大隐静脉全程闭合,静脉剥脱组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两组病例小腿散在的曲张浅静脉均采用点式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切口数、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和短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RFO组平均切口少、术肢疼痛轻、无皮下血肿,术后平均住院日(2.50±1.00)d。静脉剥脱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4.14±0.85)d。结论 RFO闭合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腿部少留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可部分替代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2岁~12岁小儿增殖腺肥大平片表现介绍测量方法;材料与方法:25小儿增殖腺肥大患儿常规摄鼻咽部侧位片均匀吸气拍照,采用鼻咽增殖腺厚度最突出部与鼻咽腔宽度比值;结果:鼻咽顶部咽后壁软组织增厚,鼻咽气道狭窄,腺/咽比值>0.8,3例;>0.7,16例;>0.6,6例;结论:均匀吸气时摄片,观察增殖腺大小形态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6.
黄芪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0例(男31,女19;年龄37±9a)症状未恢复且有免疫失控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黄芪口服液(健心饮)15g;bid;治疗3-6mo后,α-干扰素效价明显升高。在46例中测得天然杀伤细胞活性亦明显增高。11例进行核素心血管造影,治疗后左室功能明显改善。另12例予维生素C,辅酶A,脱氧核糖核酸等一般治疗者则无上述效应。提示黄芪口服液有调节患者免疫失控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接受选择性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0例(A组)为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另10例(B组)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围术期48h内监测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无住院死亡,心梗和急性肾功能不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尿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NAG较体外循环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较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明显减轻对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8.
背景与目的:探讨莱菔硫烷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莱菔硫烷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莱菔硫烷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研究莱菔硫烷对T24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和P2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较低剂量范围内(≤40μmol/L),随着作用剂量的增加,莱菔硫烷对T24细胞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10、20、40μmol/L莱菔硫烷的抑制率分别为(12.5±3.95)%,(25.0±2.50)%、(50.0±5.33)%;在较高剂量(60μmol/L~160μmol/L)时,这种抑制作用不再呈剂量依赖性;莱菔硫烷作用72h后的IC50值为(51.12±7.10)μmol/L;莱菔硫烷能使T24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0μmol/L莱菔硫烷作用48h后,在G0/G1峰之前出现凋亡峰;20μmol/L莱菔硫烷作用于T24细胞8、12、24h后能明显诱导P27蛋白的表达,作用早期(8h)时能诱导P16蛋白的表达。结论:莱菔硫烷能抑制T24细胞生长并使该细胞周期阻断在G0/G1期,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P27蛋白及早期诱导P16蛋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9.
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ECG)特征。方法:利用ECG检查42例心脏肿瘤。其中粘液瘤38例,恶性肉瘤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横纹肌瘤2例,经随访证实。结果:ECG对38例粘液瘤,2例横纹肌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2例恶性肿瘤提示相应部位占位病变。粘液瘤多发生在左房,有明确的瘤蒂,肿瘤回声稀疏,活动度大。恶性肿瘤回声较强、无蒂,活动度小。横纹肌瘤多发生在室壁心肌内,呈结节状,与正常心肌间有明确的界限。结论:ECG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初步区分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0.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