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91篇
  免费   8188篇
  国内免费   4844篇
医药卫生   94923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2157篇
  2021年   3942篇
  2020年   3074篇
  2019年   2477篇
  2018年   2554篇
  2017年   2679篇
  2016年   2486篇
  2015年   4021篇
  2014年   5066篇
  2013年   5271篇
  2012年   7588篇
  2011年   7800篇
  2010年   5790篇
  2009年   4785篇
  2008年   5461篇
  2007年   5100篇
  2006年   4905篇
  2005年   4123篇
  2004年   2923篇
  2003年   2598篇
  2002年   2125篇
  2001年   1459篇
  2000年   1192篇
  1999年   899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519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7篇
  1972年   8篇
  1939年   6篇
  193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对2014-2016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白内障综合防盲干预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设计 横断面调查。 研究对象 甘肃省和政县2014-2016年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407例患者及术后半年109例患者。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卫生经济学问卷调查。通过净效益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总成本。主要指标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成本效益比、成本效果比。结果 2014-2016年项目期间甘肃省和政县白内障所致总体疾病经济负担为2142.28万元。白内障手术产生的总效益为3398424.98元,总成本为2939125.20元,净效益为459299.78元,效益成本比为1.16:1。项目每投入1万元可降低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导致的0.027%的致盲率和0.164%致残率;项目每降低1%的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盲率,需投入36.47万元;每降低1%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残率,需投入6.11万元。结论 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老年性白内障防盲综合干预项目具有较好的产出回报比和较高的防盲技术效率。(眼科,2020,29: 298-303)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Objective

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s (mCRC) may be treated with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or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agents. We aim to estimate patients’ preferences for mCRC treatment and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st, efficacy improvement, avoidance of side effects and therapy convenience, and relative uptake between profiles that resemble Bevacizumab (anti-VEGF) and Cetuximab (anti-EGFR), two commonly prescribed mCRC targeted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报道,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科医师营养教育及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7家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老年人抑郁量表(GD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258例老年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共计75例(29.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2.349(1.070,5.156)〕、BMI〔OR(95%CI)=0.092(0.036,0.2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95%CI)=0.208(0.083,0.522)〕、日常活动能力〔OR(95%CI)=10.214(3.099,33.669)〕、患病种数〔OR(95%CI)=2.682(1.248,5.763)〕及精神状态〔OR(95%CI)=4.822(2.005,11.600)〕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着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健康威胁,高龄、低BMI、抑郁、合并多种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低下及无医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老年人加强个性化营养教育和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干预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回顾和系统评价, 比较不同条件下家庭干预效果的差异。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四大中文数据库及OVID Medline、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EBSCO四大英文数据库中, 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为止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科)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研究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效果的文献, 以标准化加权均数差( SMD)作为效应量, 采用meta分析比较不同干预时间、不同干预类型、对不同病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干预效果差异。 结果共纳入5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SDSS、PANSS分析结果显示:① 干预时间越长干预效果越好( P < 0.0001、 P=0.0025);② 单独家庭干预比多个家庭合并单独家庭干预的效果更明显( P < 0.0001、 P=0.0131);③ 干预对于病情较重患者效果较好( P < 0.0001、 P=0.0280)。SDSS量表还显示家庭干预对于病程短的患者效果更好( P < 0.0001)。 结论家庭干预更适合病程较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干预应实施较长时间; 单独家庭干预更有利于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康复, 且对于病情较轻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骨碎补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等功效。其主要含黄酮、苯丙素、三萜、酚酸及其苷等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促软骨再生、护牙健齿、保护肾功能、抗炎、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骨碎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碎补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In HIV/AIDS research, few studies to date have evaluated ways to improve parental HIV disclosure practices using feedback from HIV-negative children who have recently experienced this event. We conducted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0 children (aged 6–15) who were partially to fully aware of their parents’ HIV status in rural Guangxi, China. Of the 20 children, eight children who were of older age (11.38 years in average) endorsed parental HIV disclosure, five discouraged it and seven expressed uncertainty. Children’s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disclosure were seen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ir family dynamics (especially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ocial support and care, experiences of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psychosocial suffer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disease and the children’s age.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building a child-centere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for Chinese parental HIV disclosure. It is imperative that counselors and community advocates assess and help parents achieve optimal readiness preceding disclosure of their illness to their HIV-negative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