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痛风舒缓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痛风舒缓胶囊(TFSHC)对小鼠有无急性毒性反应,确定TFSHC的安全范围,为指导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SPF级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TFSHC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TFSHC组以54g/kg灌胃,动态观察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等,14d后处死尸检,观察其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胃、肠、睾丸等脏器是否异常。结果 TFSHC组无1例小鼠死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TFSHC组的体重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等无异常,尸解后未见TFSHC组动物的脏器异常。结论给予小鼠TFSHC最大剂量54g/kg并未见急性毒性反应,其耐受人用量口服的750倍,较为安全,TFSHC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建模,观察反式白藜芦醇(TR)对模型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经莫式水迷宫(MWM)训练合格后,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TR高、中、低剂量组.在大鼠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模,制模后用TR干预.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5组大鼠海马iNOS mRNA表达.结果 在MWM中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TR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延长,假手术组,模型组, TR高、中、低剂量组iNOS mRNA表达分别为0.23±0.90、1.23±0.91、0.34±0.18、0.48±0.12、0.87±0.49.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 TR高、中、低剂量组间海马凋亡细胞百分比(术后第11天)分别为:(3.23±0.52)%、(21.32±5.02)%、(5.72±1.56)%、(7.21±1.22)%、(10.93±3.25)%;术后第17天分别为:(3.21±0.29)%、(16.31±4.27)%、(5.13±2.00)%、(7.12±1.78)%、(9.84±2.66)%.各组间凋亡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可减轻Aβ25-35诱导的大鼠记忆减退,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海马iNOS mRNA表达从而减少海马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D)样神经炎症模型。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15)。模型组大鼠每周1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5 mg/kg,连续13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溶媒。13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大鼠,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表达及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COX-2)蛋白表达,以及调控信号IκB-α含量及p-NF-κB p65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海马组织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突触结构模糊不清。模型组大鼠海马的APP、β-分泌酶与TNF-α、IL-1β、COX-2蛋白表达,Aβ含量及调控信号p-NF-κB p65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κB-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可诱导大鼠AD样神经炎症,该模型操作简单、稳定,可用于大鼠AD样神经炎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及抗AD药物评价。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对锂-匹罗卡品(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癫痫发作时间及其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18只),丙戊酸钠预处理组(18只),石菖蒲预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各18只)。观察石菖蒲挥发油对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发作时间的影响。以锂-匹罗卡品诱导制作癫痫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石菖蒲挥发油对其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石菖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首次抽搐发作时间(SB)和第1次达到Ⅴ级发作时间(RFSⅤS)较模型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内c-fos表达水平明显增强,丙戊酸钠预处理组、石菖蒲预处理高剂量组大鼠海马部位c-fos阳性细胞较模型组及石菖蒲预处理低、中剂量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石菖蒲挥发油能缓解锂-匹罗卡品所致的癫痫发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c-fos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行为学改善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癫痫组(30只)、石菖蒲挥发油组(30只),后两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法建立癫痫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行为学变化。癫痫模型大鼠在致痫后4、24、48 h断头取脑,检测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1)行为学:癫痫组与石菖蒲挥发油组首达4级发作时间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改变:癫痫组较石菖蒲挥发油组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和石菖蒲挥发油组的自由基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菖蒲挥发油能改善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的行为,并可能通过抑制MDA、NO含量的增加和SOD的减少,保护海马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56.
Evidences have shownthat theincrease of freeradicals induced by amyloid-beta (Aβ) plays a veryi mportant role in Aβneurotoxicity(1 ,2). Aβhas al-so been proved toincrease lipid peroxidationin ratpri mary cortical , hippocampal cultures , and ratneuronal cell lines , whichleads to oxidative injuryand neurons death(3 -5).Ecdysterone (ECR) ,alsocalledβ-ecdysone ,aninsect molting hormone ,ab-stracted from Amaranthaceae PlantAchyranthesbidentataBl .,A. Fauriei Lev . Et Van(root) ,Labiatae…  相似文献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诚然,要具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三氯化铝(AlCl3)诱导的痴呆大鼠模型脑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 通过饮用1.6g,L AlCl3溶液诱导大鼠的痴呆模型,Ica灌胃3月后免疫组化法检测鼠脑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并通过B12000图像处理软件半定量分析;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结果 Ica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与AICl3诱导的痴呆大鼠模型对照组比较,Ica可以降低海马内AChE表达,减少AChE活性,抑制ChAT表达下降.结论 Ica对AlCl3,诱导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大鼠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对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双波长Fura-2荧光法测定血小板胞浆[Ca2+]i。结果异钩藤碱0.33~1.30mmol.L-1体外给药对ADP和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存在细胞外钙时,异钩藤碱对基础状态血小板的[Ca2+]i和ADP及凝血酶诱导的[Ca2+]i水平有浓度依赖性的降低作用,而无细胞外钙存在时,则均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可抑制血小板的外钙内流,对内钙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异钩藤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胞浆[Ca2+]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0.
药理学是一门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学科,其知识面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基础与临床学科,有桥梁学科之称.因此,药理学的教学有相当难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颇高,它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而纵观整个药理课程又以总论教学难度最大,究其原因为总论中不但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特别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其引用的诸多公式中涉及的许多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如微积分等知识.因此,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深刻理解药理学总论相关公式的来龙去脉,在药理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对科研工作尤其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也有极大的帮助.本文拟对药理学总论中常用的两个公式(Handerson--Hasselbalch氏公式及一级动力学半衰期公式)的推导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