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会厌谷区喉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行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先天性会厌谷区喉囊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全麻下采用CO2激光切除囊肿外侧壁并汽化基底面囊壁。术后给予抗生素、激素治疗,观察随访1年以上。结果 15例患儿囊肿均位于会厌谷,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完全切除囊肿,出血约0.5~3mL。术后拔管顺利,平均术后住院日5.9±1.0d,出院时所有患儿喉鸣和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时喂养困难等症状也基本消失,喉镜检查示术区恢复良好。术后患儿体重呈追赶性增长,术后3个月时年龄别体重Z值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Z=-3.57,P=0.001),营养发育明显改善。有3例患儿术后呛咳症状加重(1例为新发),1周后好转。无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加重、术区粘连并发症,无囊肿复发病例。结论 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会厌谷区喉囊肿疗效明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在环境水体中筛选高裂解效应的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观察其抑制宿主菌的规律,探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抑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双层平板铺板法、噬菌斑计数法及电镜技术筛选高裂解度噬菌体并对其宿主谱、形态,以及对牛奶中宿主菌的抑制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筛选所得的噬菌体LSB-1形态似葫芦状,由两个圆形衣壳体单位组成,噬菌斑透明且无光晕;其对侵袭性大肠杆菌8401株可产生特异性裂解作用。该噬菌体在4℃条件下作用2~12h,可使牛奶中侵袭性大肠杆菌8401株滴度降低2个对数值;在22℃条件下作用8h、37℃~40℃条件下作用4h,宿主菌滴度降低均可达到4个对数值;但在高于4℃条件下,该噬菌体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抑菌作用减弱。结论噬菌体LSB-1对宿主菌有特异的裂解作用,通过与其他烈性噬菌体组合并在充分验证其安全性的条件下可作为食品类物质的生物抑菌剂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 ,急性心肌梗死 (AMI)前心绞痛可以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 ,改善心肌梗死 (MI)的预后。然而 ,糖尿病患者AMI前心绞痛对患者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的关系至今尚未见报道。选择 1995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期间因初发的AMI就诊的患者 2 90例 ,其中 68例 ( 2 3.4% )合并糖尿病 ,另 2 2 2例( 76.6% )则不伴糖尿病。所有患者的AMI均为初发 ,且MI前心绞痛距初发AMI的时间不超过一周 ,MI前心绞痛必须由临床医师按严格的标准鉴定。胸痛超过 30分钟才能确定为AMI ,小于 30分钟的胸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本文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EV71 VP1(enterovirus type 71 viral protein 1)蛋白进行系统结构与功能预测分析.方法 应用GOR4(Garnier-Osguthorpe-Robson方法 )、HNN(Hierarchical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PHD(多重比对人工神经网络比对预测结构法)、Predator(单序列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构法)、SOPMA(改进型自我优化预测结构法)等方法 预测EV71 VP1外壳蛋白的二级结构,SWISS MODEL服务器的同源建模方法 构建EV71 VP1的三级结构模型,并分析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指数、表面可能性.结果 预测结果 表明EV71 VP1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其次为β-片层和α-螺旋,无β-转角.同源建模获得与VP1具有42%的序列一致性的已知结构的编号为1bev的蛋白质,进行VP1的同源建模并得到良好的建模评估效果;预测了可能的EV71 VP1抗原性区域.结论 综合多种策略预测EV71 VP1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相关药品以防治EV71感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股骨骨折在临床上是常见病,钢板、外固定支架、带锁髓内钉等都是常见的固定方法,我们自1997年开始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11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炭疽病的诊断及危险度预测智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临床和流行病学指标为基本分析因子的综合诊断及预测炭疽危害程度的智能预测模型,提高对炭疽病发生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方法根据实际疾病案例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流行病学特征等因素。选入明显影响炭疽诊断和流行强度的指标,并将其作为神经元单位。利用Matlab 6.1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训练、调整和建立智能化分析系统。结果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疾病潜伏期、胸部X线检验结果、镜检结果、职业特征等11项指标与炭疽病的诊断和流行强度有关;神经网络经500步学习和训练,训练误差从6.669 59下降至5.05119×10-11,通过建立的智能神经网络模型对炭疽和非炭疽实际案例进行诊断和预测分析,其平均符合率达到100%。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在疾病综合特征与炭疽诊断和危害度预测之间建模是可行的,所训练的智能模型预测平均符合率达100%,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Matti-Rüsse 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系列报告。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手术治疗的10例第五跖骨近端骨干陈旧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男性,年龄18~24岁(平均18.9岁),均为军事训练伤所致Lawrence分区3区、Torg Ⅲ型骨折。所有患者采用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返回部队接受正常训练的时间、再骨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术后随访12~25个月;术后9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0~7.0周(平均6.8周),1例术后10.0周延期愈合,影像学愈合时间为6.0~10.0周(平均7.2周);返回部队训练时间为7.0~11.0周,(平均9.8周)。10名患者中无再发骨折,取骨部位均无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腓肠神经炎。结论 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耐放射异常球菌是已知的最耐放射性的生物。该菌对DNA损伤因素 ,特别是电离辐射损伤的致死和诱变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已用于放射性环境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除污。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耐放射机制及其在生物除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应用InterTan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78.8±12.5)(70~98)岁.依据是否应用ERAS措施将...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短发夹RNA(shRN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Lp-PLA2活性、mRNA表达及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20、40、60和80μg/ml oxLDL刺激RAW264.7细胞并用不同剂量Lp-PLA2shRNA转染oxLDL 60μg/ml处理组,应用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RAW264.7细胞经oxLDL刺激后Lp-PLA2表达明显升高,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Lp-PLA2shRNA转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后,炎症基因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Lp-PLA2shRNA转染可明显逆转oxLDL刺激引起的RAW264.7细胞炎症基因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