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发生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的分化。方法从雄性小鼠骨髓中分离能够长期贴壁生长的细胞,并鉴定其是否为间充质干细胞。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生殖细胞特异性报告基因标记(stra-8-GFP)。采用视黄酸诱导标记的细胞发生向生殖细胞方向的分化。通过观察报告基因表达和生殖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情况确定是否发生了分化。结果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到的贴壁生长的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90、CD44、CD105和Sca-1;细胞在体外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成骨、成软骨及成脂肪细胞。报告基因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被视黄酸诱导2d后开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生殖细胞相关基因Mvh、Fragilis和Stella的mRNA。未经视黄酸诱导的细胞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生殖细胞相关基因。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被视黄酸诱导发生向雄性生殖细胞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陕西9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核桃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通过对陕西核桃生长的生态气候适宜性和陕西气候特点分析,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38℃日数5个因子作为陕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区划因子的小网格推算模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其空间化,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得到陕西核桃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起陕北北部的安塞、子长、清涧、吴堡一线,南至陕南汉江河谷,除秦岭、陇山、黄龙山的深山外,陕北沟壑区、渭北塬区、关中平原和秦岭的浅山丘陵地区;渭北旱塬以北和秦岭北麓高海拔适宜区,应选种抗霜冻核桃品种,在避风向阳、半阳坡的坡地栽植;陕南秦巴山区适宜区应选种抗湿性好、抗病性强的核桃品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74例胃癌 ,17例癌旁组织bFGF表达及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胃癌组织中肿瘤细胞、间质新生血管高度表达bFGF。癌组织bFGF表达(77.0 3%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2 9.4 1% ,P <0 .0 1)。癌旁胃黏膜及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表达bFGF较弱。bFGF高表达组的平均MVD值 (79.3± 11.2 )明显高于bFGF低表达组 (71.2± 11.9,P <0 .0 5 )。此外bFGF表达程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论 bFGF可促进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加速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对市级医院和社康中心医师日常接诊状况的调查,分析社康中心建设对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所起的作用。方法问卷调查深圳市3家市级医院的169名医师和8家社康中心59名医师,分析比较日接诊人次、转诊比例等状况。结果市级医院内科医生日接诊量50人次以上者占大多数(43.8%),社康中心医师日接诊量在30~50人次的占大多数(40.6%)。市级医院口腔医生中,50.9%认为接受社康中心转诊而来就诊的患者比例不到10%,32.1%报告因对专业分科不明确而挂错号的患者占25%以上。结论深圳市市级医院医生仍面临高强的门诊压力,社区首诊与转诊制仍度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外直肌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外直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不全麻痹者角膜映光+5°~+25°,行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截除术,67例完全麻痹者角膜映光+15°~>+45°,后者分为3组:A组31例,行内直肌悬吊+Jensen术;B组30例,行患眼内直肌后徙+Jensen术;C组6例,行患眼内直肌后徙+1/2上下直肌移植术。结果术后1个月,不完全麻痹组术后眼位及眼球运动情况好于完全麻痹组(P=0.010,0.000);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退截手术对外直肌不全麻痹效果理想;3种术式对外直肌完全麻痹者的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miRNA-138及其调控靶基因EZH2在肾透明细胞癌(RCC)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第二代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对10例R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肾癌组织中筛选出表达显著上调的miRNA-138;其次在人肾癌细胞株786-O、ACHN、Caki-1、769-P、os-rc-2及对照细胞人胚肾细胞293T中对miRNA-138进行转染,采用划痕实验检测miRNA-138对细胞株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进而用多种预测软件预测靶基因,对预测的候选靶基因EZH2进行PCR验证。结果:发现miRNA-138在RCC中表达上调,并能够显著促进人肾癌细胞株786-O、ACHN的迁移;而其候选靶基因EZH2的表达在临床组织标本中显著上调;相应蛋白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结论:EZH2表达在RCC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EZH2可能是RCC一个敏感的生物学标志。推测miRNA-138与其靶基因EZH2可能参与肿瘤代谢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在R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在小鼠iPS细胞系IP14D-1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iPS细胞系IP14D-1通过悬浮培养分化形成拟胚体(iEBs)作为向生殖细胞分化的启动步骤,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持续诱导iEBs 2、4和7 d,采用实时RT-PCR、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检测atRA处理前后EZH2和生殖细胞分化标志性基因Stra8在iEBs中的表达。结果在atRA诱导IP14D-1来源的iEBs中,EZH2表达在诱导后2 d达到高峰,伴随atRA诱导,EZH2表达减弱;而生殖细胞分化标志性基因Stra8其变化特点与EZH2相反,无atRA诱导时EBs表达Stra8较弱,伴随atRA诱导,Stra8表达增强。EZH2和Stra8阳性信号分别定位于胞膜和胞质,其变化特点与PT-PCP结果相一致。结论 atRA诱导使EZH2低水平表达时期提前出现,伴随Stra8增强表达,启动了小鼠iPS细胞向生殖细胞的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SPACA4在小鼠和人的表达特性.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SPACA4基因(mSPACA4)在4、9、18、35、54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的Affymetrix芯片杂交,结合RT-PCR实验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SPACA4及其同源基因hSPACA4的表达特性.结果 芯片杂交结果显示,mSPACA4基因在小鼠35d睾丸中开始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与之完全一致.RT-PCR结果还显示,mSPACA4和hSPACA4分别在8种小鼠组织和10种人组织中呈现睾丸特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是跨膜蛋白(34.8%)或质膜上(34.8%)表达.mSPACA4蛋白的信号肽剪切位点在第19~20个氨基酸之间,跨膜区在第2~20及101~126个氨基酸之间.结论 mSPACA4和hSPACA4均为睾丸特异性表达基因,mSPACA4特异性地在35d龄后的小鼠睾丸中表达,SPACA4具有作为男子避孕药的靶点进行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眼球后退综合征即当眼球内转时眼球向眶内轻度退缩 ,睑裂变窄 ,当眼球外转时睑裂正常或轻度开大。有一典型眼球后退综合征Ⅱ型病例 ,报告如下 :患者季× ,男 ,4岁 ,左眼生后外斜 ,歪头视物1年于 1 998年 3月入院。患儿足月顺产 ,无外伤史及传染病史 ,家族史无特殊。既往未就医。检查 :视力右 0 75DC× 80° =0 6,左 0 5 0DS=0 0 1 ,角膜映光 ,左眼 -3 0°L/R8°,眼球运动 :左眼内转不到中线 ,内转时睑裂缩小 ,眼球明显后退 ,并伴眼球急速上转和下转。外转时睑裂开大。代偿头位 :面向右转。同视机检查 :客观斜角 :-3 0°L/R1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