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目的:为了分析某院病案首页手术及操作切口填写准确率。方法:在广东省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用综合查询,查找ICD-9CM-3手术与操作的编码为00~86,出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排除非侵入性的手术及操作,将侵入性手术及操作14747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始数据使用SQL语言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手术及操作切口填写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术科手术及操作切口填写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手术及操作总例数前20名的切口填写错误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及操作切口分类正确与否,与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切口甲级愈合率的监控密切相关;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各司其职,认真负责,提高责任心,是正确填写病案首页的手术切口分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72.
静脉滴注氟罗沙星致片状皮下出血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 男,37y。因咳嗽半月而入院。经胸片诊断为右下肺炎。查体全身皮肤无淤点、淤斑及皮下出血。血小板150×109/L。给氟罗沙星(山东天福制药厂,批号990308)0.4g加入5%GS250ml中ivgtt(经右手背静脉),用药200ml时发现患者右前臂的屈侧距进针点约18cm处出现两片皮下出血斑,约8cm×8cm,5cm×5cm大小,色红,压之不褪色,未给特殊处理。次日在密切观察下在左手背再次ivgtt上述药物,用药100ml时左前臂出现约5cm×5cm大小的皮下出血,位置与前日右前臂的对称,立即停用氟罗沙星。未给特殊处理,两前臂皮下出血1wk后消退静脉滴注氟罗沙星致片状皮…  相似文献   
373.
目的 系统评估SARS-CoV-2再次感染率,为减少SARS-CoV-2再次感染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电子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11日与SARS-CoV-2再次感染相关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包含初次感染患者6 616 869例、再次感染者78 635例。初次感染者的再次感染率为2.06%(95%CI:1.73%~2.40%)。相比于其他年龄组,40岁以上中年人的再次感染率更高,40~<50岁人群为2.97%(95%CI:-1.20%~7.14%),50~<60岁人群为2.32%(95%CI:-0.74%~5.38%)。相比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人群,未完全接种组的再次感染率为1.85%(95%CI:1.63%~2.08%),完全接种组的再次感染率为1.11%(95%CI:0.34%~1.89%),未接种疫苗人群的再次感染率更高为5.47%(9...  相似文献   
374.
本文概括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安装前后和使用过程中实行质量测试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步骤。主要包括系统验收测试、日常检查、基本测试,以及年度系统评估。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方案,并能按时全面执行这一方案,对于保证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高质、高效运行,提高临床和科研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5.
滋水分清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晖  古继红  莫伟  邓洁  张芸 《新中医》2010,(7):23-24
目的:观察滋水分清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糖、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水分清饮(黄芪、熟地黄、山药、太子参、葛根、山茱萸、茯苓、丹参、牛蒡子、三七)治疗;辨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医师辨证处方治疗,观察周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临床症状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对照组60%,辨证组85%,观察组、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辨证组UAE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滋水分清饮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  相似文献   
376.
目的 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后对于咽淋巴内环,主要是舌扁桃体代偿性增生的情况。方法 对40例双侧扁桃体切除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喉镜检查记录舌扁桃体增生情况,同时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咽喉症状量表(C-LSQ),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LTH分级情况:0级0例,1级11例,2级12例,3级10例,4级7例,其中舌扁桃体明显增生者(LTH分级升高2级或以上)13例。与观察组术前和对照组相比,术后患者舌扁桃体明显增生。两组患者行咽部症状量表分析示术后咽部不适评分为2.45±1.28,较术前评分(1.06±0.75)及对照组(0.96±0.85)显著升高;反复清嗓评分(1.48±1.25)亦较对照组(0.59±0.96)明显提高;咽异物感评分为(2.98±1.64)较术前评分(0.98±1.06)及对照组(0.64±0.83)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对于咽淋巴内环中扁桃体切除后,舌扁桃体存在代偿性增生,且部分会引起相应的咽喉部不适。  相似文献   
377.
周晖  莫伟  古继红  邓洁  张芸 《新中医》2011,(3):25-2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纽。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滋水分清饮;中医辨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医师辨证处方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尿微量白蛋白(UAtUS)。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UAE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药辨证组T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DL—C均较前升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改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AER治疗组、中医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滋水分清饮能显著降低UARE,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能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重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78.
目的 探讨microRNA-218(miR-218)、microRNA-193b(miR-193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患者均行紫杉醇、顺铂、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铂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18、miR-193b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218、miR-193b表达情况,统计化疗药物耐药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miR-218、miR-193b的表达与化疗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miR-218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 <0.05),miR-193b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05)。宫颈癌患者行体外化疗药物紫杉醇、顺铂、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铂的耐药率分别为38.61%、46.53%、48.51%、26.73%和40.59%。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患者对体外化疗药物紫杉醇、顺铂、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铂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患者癌组织中miR-218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379.
目的探讨miR-10b通过mTOR/P70S6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构建宫颈癌大鼠模型,分为Gg组(宫颈癌大鼠)、Gm组(注射miR-10b-mimics)、Gi组(注射miR-10b-inhibitions)。采用HE染色观察癌组织变化,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mTOR/P70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Gg组肿瘤组织出现丰富的血供,界限分明,切面呈鱼肉状,肿瘤细胞大小较为均等;Gm组肿瘤组织中有大量纤维血管形成,肿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着色较深;Gi组肿瘤组织中纤维血管较少,胞浆着色稍浅。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TOR/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为Gm组Gg组>Gm组(P<0.05),miR-10b mRNA水平为Gi组Gg组>Gm组(P<0.05)。结论miR-10b过表达可激活mTOR蛋白,增加P70S6K活性,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