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比较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1例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研究,评定认知功能和评定社会功能及疗效评定,并以42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喹硫平,平均日剂量分别为4.2mg、18.6mg、561.3 mg.从基线至6周实验结束,治疗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值分别为(19.7±20.2)分、(20.2±21.0)分、(15.8±19.4)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改变为(7.8±16.3)分、(8.2±15.2)分、(6.8±14.8)分.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定在3个治疗组从基线到终点的改善显著(P<0.05).所有患者组治疗前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在执行功能、记忆均未见改善,奥氮平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三项指标中有改善(P<0.05).3个治疗组在知觉运动速率以及注意、概念转换能力有改善(P<0.05).利培酮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轻度的EPS,奥氮平、喹硫平组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是嗜睡.结论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都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0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 ,并与 30名正常对照比较 ,同时作相关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t=- 4 2 4 5 ,P <0 0 1;t =- 4 342 ,P <0 0 1) ,雌二醇水平与HAMD分和HAMA分呈负相关 (r =- 0 5 0 4 ,P <0 0 1;r =- 0 389,P <0 0 5 )。男性患者的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t=- 2 319,P <0 0 5 ) ,而女性患者的睾酮水平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t=0 5 6 9,P >0 0 5 )。抑郁症患者的孕酮水平无显著变化 (P >0 0 5 )。帕罗西汀治疗后 ,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 (t =- 4 335 ,P <0 0 1;t =- 4 0 14 ,P <0 0 1)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 (t=- 2 4 99,P <0 0 5 ;t=- 2 4 4 6 ,P <0 0 5 ) ,男性患者的睾酮水平恢复正常 ,孕酮水平及女性患者的睾酮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P >0 0 5 )。治疗有效者比疗效不佳者的雌二醇水平显著增高 (t=4 12 7,P <0 0 1)。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改变 ,治疗后性激素水平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患者病前雌二醇水平与HAMD和HAMA分呈负相关 ,与抗抑郁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成员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其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43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181名成员(精神分裂症患者72名)和40名健康对照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TNF-α水平为(62.51±33.26)pg/ml,明显低于非血亲和正常对照组(P <0.05),IL-6水平为(52.58±27.28)pg/ml,未见组间差异;发作期患者TNF-α为(52.06±24.21)pg/ml,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 <0.05),而IL-6为(64.05±26.58)pg/ml,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 <0.05);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N分呈负相关,(r=-0.320, P =0.030),而IL-6水平与阴性症状呈正相关(r=0.429, P =0.003);Ⅱ型患者IL-6水平为(72.97±25.97)pg/ml,Ⅰ型患者为(41.42±22.10)pg/ml,Ⅱ型患者明显高于Ⅰ型患者和非血亲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 TNF-α、IL-6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IL-6仅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或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一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候选基因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2进行测序分析。方法:共抽取14例血样,包括全部9例患者。同时对家系全部成员行脑电图、全身及神经系统检查。在19qD19S245至D19S250间选择6对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KCNQ2基因外显子测序引物序列采用Biervert等所报道的序列。结果:该家系两点间连锁结果排除了与19q及8q24连锁的可能。在20q13.3(D20S480)最大LOD值为0.60(外显率90%)。染色体单体型分析提示可能与20q13.3连锁。KCNQ2基因测序发现外显子6有一C/T杂合突变多态性,外显子17有1个A/C错义多态性,内含子14人一4个碱基插入多态性。结论:该家系的连锁结果排除了与19q的连锁可能,提示BFIC的遗传多态性。该家系所发现的多态性变化对其他癫痫家系的连锁分析及其他癫综合征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对全面癫伴高热惊厥附加症 (GEFS )家系进行基因定位 ,并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研究。方法 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对GEFS 家系进行研究 ;设计GABRA6外显子 内含子交界处全部 9对内含子引物 ,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对GABRA6PCR测序。 结果 在 5 q34区域最大LOD值 3.815。GABRA6基因测序显示外显子 8有一C/G多态性。结论 GEFS 症致病基因在 5 q34区域取得了肯定的连锁关系。在该研究的两家系未发现GABRA6基因突变 ;所显示的单个碱基多态性对其他癫家系的连锁分析及其他癫综合征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全身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2个家系候选基因GABRG2进行测序研究.方法:设计GABRG2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全部9对内含子引物,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GABRG2 PCR测序.结果:2个家系未发现GABRG2基因突变,GABRG2基因测序显示外显子5的第13密码子有一C/T多态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单个碱基多态性对其他癫癎家系的连锁分析及其他癫癎综合征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中学生强迫症的认知倾向、D型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迫症中学生认知倾向、D型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倾向问卷(CAOT)、D型人格量表(Ds)及家庭环境量表(H强)对119例中学生强迫症和10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认知倾向、D型人格和家庭环境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并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强迫症学生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1.强迫症组认知倾向两因子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D型人格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成功型、知识性等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矛盾性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2.强迫症组初中学生乐观因子得分高于高中学生(P〈0.05);D型人格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得分低于高中学生(P〈O.01,0.05);家庭环境中知识性、道德观得分高于高中学生得分(P〈0.01)。3.相关分析发现,乐观因子与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一0.71。0.50P均〈0.01);与矛盾性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与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6,0.31,0.38P均〈0.01)。消极情感与社会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1);与家庭亲密度呈负相关(r=-0.36P〈0.01);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25P〈0.01)。结论中学生强迫症的认知倾向、D型人格与家庭环境因素相互影响,认知倾向可能作为中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检验心理健康量表2005年修订版(MHS V2005)的效度.方法 抽取山东省六个有代表性的市共1183名被试作为普通人群样本,用MHS V2005、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施测;抽取精神障碍患者样本共100例,用MHS V2005施测.结果 (1)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MHSV2005的RMR和RMEA分别为0.049和0.077,GFI、AGFA>0.9.(2)效标效度:量表的一、二阶因素及量表总分与自尊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82~0.456,与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10~0.489,量表的一阶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的相关系数为0.111~0.690,量表的二阶因素和量表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15~0.760(P<0.01).(3)精神障碍组13个一阶因素、3个二阶因素和全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组(P<0.01).结论 MHS V2005的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99.
唐山地震21年后截瘫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贾福军  徐广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08-1409,1433
目的 了解唐山地震所致截瘫者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方法 使用事件影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激源和应激反应问卷及生存质量问卷等工具,在唐山地震21年后对60例地震截瘫者和60例正常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截瘫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地震截瘫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00.
背景: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PLD)已成为治疗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部分患者表现出抑郁情绪的特点。但伴发抑郁情绪是否对PLD疗效及术后康复产生影响尚无报道。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发抑郁情绪对PLD疗效的影响,以及PLD术后有效的康复干预手段。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精神科。对象:2001-07/2002-1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行PLD治疗的74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采用PLD治疗、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0、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抑郁情绪患者26例为抑郁组。每一病例选配本院自1997-06/2002-03经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例加以对照,即对照组。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术前、术后在病房安静环境下,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随访6个月,评定SDS和疗效。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前、术后SDS评分。②随访6个月时的SDS评分和疗效。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35%(26/74);抑郁组显效率46%(14/26)与对照组显效率8l%(2l/2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82,P=O.039);抑郁组总有效率85%(22/2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23/2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O.754,P=O.385)。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4.339,P=O.114)。同期74例患者PLD疗效总有效率92%。术后6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发抑郁情绪患者SDS评分(56.29&;#177;10.27)与术前(61.37&;#177;9.6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701,P<O.001),抑郁情绪的缓解比例为3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其PLD的疗效显效率低于无伴发抑郁情绪人群,但提高对抑郁情绪的认识能够提高PLD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