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2(LGALS2)基因变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惟患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248例ACS组患者、21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和138例对照组患者检测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基因型、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定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积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血浆淋巴毒素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探索基因型变异与ACS风险、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积分和3个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 TT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73,P<0.01)、T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6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T TT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T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管病变支数频率和狭窄程度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01).基因型变异与炎性细胞因子: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浆淋巴毒素α、C反应蛋白、血管黏附分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变异对ACS易患风险、血管病变程度和炎症级联反应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淋巴毒素-α(LTA)804C/A基因变异与冠心病(CHD)易感性、病变严重度和分子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对184例CHD患者和118例对照组(CTL)分别检测LTA 804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其分布频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试病变血管支数(DVN)和狭窄程度积分(SSI);用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LT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LTA基因变异与CHD易感风险、DVN、SSI、血浆LTA、CRP、VCAM-1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LTA 804C/A变异与CHD患病风险显著关联(AA+CA基因型OR=1.47,A等位基因OR=1.54,均P<0.05),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CHD组比CTL组显著增高(均P<0.01);804位点变异型(AA+CA)比野生型(CC)的DVN、SSI、VCAM-1及CRP显著增高(P均<0.05);但血浆LTA无显著变化。结论LTA 804C→A基因变异可能是CHD患病的易感基因型,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炎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有关,但与LTA转录无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为制订人文护理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8个省市的23 70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 结果 99.71%的护士自入职后至少参加过1项人文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54.61%的护士有26项内容的培训经历,26项人文护理培训内容的培训率和需求率分别为74.63%~98.30%和88.75%~96.35%。护士参加培训的途径主要为岗前培训(77.08%)、护士分层核心能力培训(73.56%)及医院公共培训(72.92%);培训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85.96%)、视频学习(72.61%)、案例教学法(64.17%);培训师资主要为护理管理者(89.19%)。培训形式单一(49.42%)、内容缺乏针对性(46.78%)、培训课程不系统(37.47%)、培训师资力量不强(36.87%)是目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95.02%的护士认为有必要针对临床护士建立系统规范的人文护理执业能力培训课程,87.93%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人文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46.19%的护士选择理论和实践各一半的模式,93.54%的护士希望通过线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结论 国内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的培训内容广泛、培训率较高、培训需求大。在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师资等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亟需规范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课程、构建人文护理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4.
《护士伦理准则》提供通用的护理伦理原则、规范,以指导护士作为临床实践、护理行为和伦理决策的评价标准。本准则包括有七章内容。  相似文献   
35.
运用微机学分管理系统进行学分管理心胸外科监护室护理科技之星吴萍护土长(右)在全国第二届护理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上开展急救护理技术竞赛活动热情为老干部服务的“雳锋小姐”庄严的新护士授帽仪式“敬老节”中的臼衣天使流花现代血液净化中心设备齐全的急诊大楼护理部全体同仁获军区“军旗下白衣天使”竞赛第一名 (前排左起第八名)全 军 创 伤外 科 中 心华南伽码刀治 疗 中 心参加广东省、广州军区护理技术竞赛获奖者面向世界 迎接挑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护理工作剪影  相似文献   
36.
脓毒性休克是ICU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文介绍了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易发人群,易误导的一些体征,治疗及各器官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37.
冠心病患者凝血和血小板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心肌梗死患者23例,心绞痛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30例,未给予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用免疫照射比浊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FIB、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FIB、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比较,PT、APTT、TT、FIB、MPV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和血小板体积增大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治疗上应予以降纤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军地护士心理卫生与职业紧张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影响军地护士心理卫生的职业紧张因素。方法采用普通健康问卷及Mclean蒺s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广州市13所医院2945名护士的心理卫生及职业紧张现状。按军队医院与地方医院进行护士人群的分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理卫生、职业紧张差异及职业紧张因素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作用。结果两组人群心理卫生及职业紧张得分均在正常范围,但存在显著性差异,军队护士心理卫生状况好于地方;地方医院护士应付能力、工作应激源、工作满意感均强于军队护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应付能力、职称、工作应激源是军队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职称、雇用形式、工作压力、应付能力是地方医院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当前针对地方医院护士开展的心理与职业紧张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适用军队护士,为促进军队护士的心理卫生,有必要对军队护士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宣力  谢红珍 《护理学报》2004,11(4):63-64
面对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SARS疫情“遭遇战”,医院领导十分重视,成立防治SARS护理小组,开设SARS病人绿色通道,建立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一套防治SARS护理体系。边战、边学、边调整,变被动局部救治为主动全面防治,尊重科学、依靠管理,有组织、有步骤地打赢了一场全面抗击SARS“正规战”,确保了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的顺利隔离救治,医护人员无l例感染。防治SARS突出了“三个一”,即一是全国首例SARS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痊愈出院;二是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三是广东省报道的最后1例SARS病人在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40.
目的检索并获取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提出问题,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总结出6个方面41条证据,包括组织环境、评估、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和培训等。结论关于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