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SGB组(S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49例。S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SGB,注入 0.2%罗哌卡因5 ml,GA组不行SGB。两组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记录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1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24 h PONV分级和止吐药补救情况。记录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药补救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GA组比较,S组手术当日、术后1 d PSQI评分、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ONV 0级、1级发生率明显升高,PONV 2级、3级、4级发生率、止吐药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
结论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在重症病人的护理中,翻身、转床、更换床单是耗时、耗力、需要较多人员参与的护理项目.我国目前护理人员以女性为主,体力单薄;护士与床位比总体偏低,这些护理项目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我们设计了条形布用于这些护理项目,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韩敏  秦瑶  葛晓燕    韩红娟    崔靖  余红梅   《现代预防医学》2021,(21):4001-4005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和认知功能对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 收集某院365例PD患者资料;采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 Ⅱ)分别评估PD患者的营养状态、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采用协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检验调节效应。采用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一致性赤池信息量准则(consistent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CAIC)和期望交叉验证指数(expected cross-validation index,ECVI)指标评估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的性能。结果 中介效应结果:路径MNA→MMSE→UPDRS Ⅱ的中介效应无统计学意义Z=-1.83(P=0.067), β=-0.079, 95%CI(-0.164~0.006);路径MMSE→MNA→UPDRS Ⅱ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Z=-2.33(P<0.001), β=-0.106, 95%CI(-0.195~-0.017),中介效应占比为16.48%。调节效应结果:MMSE和MNA交互效应系数为β=-12.792(P=0.013),95%CI(-22.845~-2.740),t=-2.500。简单效应结果:潜在营养不良时,认知障碍组比认知正常组UPDRS Ⅱ评分平均高2.553分,95%CI为1.008~4.099;营养不良时,认知障碍组比认知正常组UPDRS Ⅱ评分平均高7.780分,95%CI为6.838~8.723。出现营养不良时,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组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F=36.557(P<0.001),潜在营养不良时候,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F=2.829(P>0.05)。结论 MMSE→MNA→UPDRS Ⅱ的中介路径成立,但是中介效应较弱;PD发展机制中,营养状态介导并调节了认知功能对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医学生统计焦虑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学习过程量表(R - SPQ - 2F)和统计焦虑中文版量表(STARS)制作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锦州医科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1份;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探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统计焦虑间的关系,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结果 内生动机与统计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 = - 0.111, P<0.05);外生动机与统计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 = 0.117, P<0.05);浅层学习与统计焦虑间呈负相关关系(r = - 0.239, P<0.01)。SEM结果显示,内生动机对寻求帮助焦虑、解释焦虑的路径系数分别为β = - 0.353(t = - 5.249, P<0.001),β = - 0.301 (t = - 4.190, P<0.001);外生动机对寻求帮助焦虑、解释焦虑的路径系数分别为β =0.277(t = 3.654, P<0.001),β = 0.212(t = 2.735, P<0.001)。结论 内生动机可能降低统计焦虑,而外生动机会增加统计焦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点,确定MM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随访时间>6个月的新诊断的MM患者共179例,根据是否合并VTE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M并发VT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TE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33),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P=0.016),D-二聚体≥2 000ng/m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6.3%vs 4.4%,P=0.002);两组患者间的疾病分型有显著差异(P=0.028),IgG型在VTE组中所占的比例更高。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梗死病史、白细胞(WBC)数、血小板(PLT)数、肝肾功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清球蛋白(GLO)、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阿那格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WHO 2008诊断标准的ET患者随机分配到阿那格雷组和羟基脲组.阿那格雷由2mg/d始逐渐增加,最大剂量为10 mg/d,维持PLT(100~400)×109/L1个月后,逐渐减量维持.羟基脲由1 000 mg/d逐渐增加,维持PLT(100~400)×109/L1个月后,减量至10mg·kg-1·d-1维持.共观察12周.结果 17个中心共人组222例ET患者(阿那格雷组、羟基脲组分别为113、109例),198例可评价疗效(阿那格雷组、羟基脲组分别为97、101例).治疗12周,阿那格雷组血液学缓解率为87.63%(85/97),羟基脲组为88.12%(89/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阿那格雷组治疗前中位PLT为827(562~1 657)×109/L,治疗12周为400(127~1 13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阿那格雷组治疗后PLT降低值中位数为393(-362~1 339)×109/L,羟基脲组为398(-579~1 846)×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2).阿那格雷组、羟基脲组中位起效时间分别为7(3~14)、21(14~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阿那格雷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49%(74/113),包括心悸(36.28%)、头痛(21.24%)、乏力(14.16%)和头晕(11.50%)等,均为Ⅰ~Ⅱ级.结论 盐酸阿那格雷胶囊治疗ET的血液学缓解率与羟基脲相近,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起效时间较短,无明显血液学毒性,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的实验室和临床特点研究。方法 以多重 RT-PCR方法对98例AML进行MLL基因重排检测,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检测,对其中10例MLL基因重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98例AML中MLL基因重排者10例(10.2 %),其中2例MLL/AF6,2例MLL/AF9,1例MLL/AF17、1例 MLI/ELL,2例MLL/AFl0, 2例dup11q23。MLL 基因重排患者中7例为M5,2例为M4,1例为M2。其中3例有CD10或CD22淋巴系抗原表达。10例MLL 基因重排患者中8例接受治疗,6例获得完全缓解,监测相应的MLL 基因重排发现,持续阴性者可长期存活,持续阳性者很快复发,阳性者经强化治疗后可转阴。结论 多重 RT-PCR是临床检测 MLL基因重排较为精确和灵敏的方法,MLL基因重排的监测在AML在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pd(伊沙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伴髓外浸润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和2020年收治的2例应用Ipd方案治疗的髓外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60岁男性,诊断为MM IgG κ型,VDD方案治疗8个周期后,予Rd...  相似文献   
20.
IL—3,G—CSF和GM—CSF在体外对阿糖胞苷细胞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晖  葛晓燕 《白血病》1999,8(2):97-99
目的 证实基因重组造血生长因子(rhHGF)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是一种新的策略,可能有画于提高化疗药物对AML细胞的杀伤。方法 采秀对磺硝基四唑(INT)比色法,研究了17例AML病人和8例正常人的骨髓细胞在体外对阿糖胞苷(Ara-C)的敏感性,分别观察了G-CSF,GM-CSF,IL-33种细胞因子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AML细胞分别对AraC敏感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