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体外观察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对来自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建立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及共培养早期nestin和NF,及后期NF免疫组化检测鉴定,计算各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结果在共培养第7天,共培养组NSCs的nestin阳性率为(64.04±9.40)%,对照组仅(9.41±4.80)%(P<0.01);NF阳性细胞率为(13.72±3.92)%,对照组仅(39.79±5.20)%(P<0.01);撤除CMECs后第4天,共培养组NSCs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为(55.42±4.75)%,对照组仅(27.18±2.62)%(P<0.01)。结论本结果提示CMECs能促进NSCs的自我更新,抑制其分化,并有增强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HMME-PDT)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血卟啉单甲醚为光敏剂,532nm激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动力学疗法作用于鼻咽癌CNE-2细胞。细胞用5、10、20!g/ml浓度的光敏剂孵育2h后,用0.6、1.2、2.4、4.8、9.6J/cm2剂量的激光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0mW/cm2。MTT法检测在HMME和激光两种变量下PDT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光镜观察PDT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在HMME剂量为5!g/ml、10!g/ml及20!g/ml时,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激光剂量从0.6J/cm2增加至9.6J/cm2而逐渐增加;并且和HMME及激光剂量密切相关;光镜观察结果表明PDT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细胞核浓聚、碎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T作用后PCNA表达减少。结论HMME-PDT对CNE-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血压升高引起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 手术取出麻醉后的11 ~ 12周供体C57BL/6J小鼠的下腔静脉,连接到同窝出生的受体小鼠颈总动脉,构建“静脉桥”。继而,收获受颈总动脉压作用不同时间(0,2,4,8周)后的移植静脉,经石蜡包埋HE染色。丽春红-维多利亚蓝染色以及平滑肌特异性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其血管构筑。【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均可见移植静脉血管壁增厚及新生内膜的形成,呈时间依赖性。与正常静脉[(11.10 ± 0.9)μm)]相比,术后8周血管壁[(88.97 ± 16)μm)]增厚了8倍(P < 0.01)。术后2周移植静脉新生内膜中即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4周最多,8周后数量减少,但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移植静脉在动脉压作用下,其弹性膜历经了断裂、合成和重建过程。【结论】 血压升高产生的机械力可直接导诱导移植的小鼠静脉粥样硬化以及弹力膜的重构。本研究可望为深一步探索高血压引起血管重构的机制及防治新策略提供有用的动物模型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优化幽门螺杆菌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通过幽门螺杆菌培养基处方及培养环境的对比,探索体外培养的实验综合条件.结果与结论用哥伦比亚培养基作为培养基础制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用四通管把培养罐、手动负压泵、压力表和混合气体瓶连接起来,采用抽气-换气法可以有效保证Hp所需的气体环境,并且经济实惠.幽门螺杆菌在添加了混合抗生素和优质胎牛血清的哥伦比亚培养基培养效果优胜于其它选择性培养基,实验的用品及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能有效地防止杂菌和霉菌的滋生,为提高幽门螺杆菌体外培养率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5.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1种有效分离、培养和获取较高纯度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方法。方法: 自12 d SD大鼠脑分离出皮质,采用二次酶消化、BSA和Percoll非连续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涂布有明胶的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培养24 h即可见细胞从贴壁的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细胞呈短梭形,集落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区域性单层生长,6-7 d内皮细胞开始融合,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2.6%。结论: 成功地自大鼠脑皮质分离并培养出纯度较高的BMECs,为进一步开展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海马回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自生后第3 d的SD大鼠脑海马区分离NSCs,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分为2组:(1)VEGF组加入150 μg/L VEGF的培养液培养;(2)对照组未加VEGF。培养7 d后,撤除VEGF,分别在第7 d及第11 d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nestin和NF的表达,计算各组免疫染色阳性细胞率。结果: 在VEGF作用下第7 d,VEGF组nestin阳性细胞率为52.19%±7.95%,多于对照组的29.26%±4.12%(P<0.01),NF阳性细胞率为22.33%±4.13%,对照组仅有38.62%±5.31%(P<0.01);在实验第11 d,VEGF组NF阳性细胞率为43.10%±3.70%,对照组仅30.56%±4.16%,P<0.01。结论: 本实验提示VEGF能促进NSCs的增殖,并抑制其分化。  相似文献   
37.
补肾方剂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方剂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疗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卵巢并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设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补肾方剂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补肾方剂可提高大鼠的平均骨密度,病理切片可见骨小梁明显致密,骨髓腔缩小。其生化指标显示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皮质醇(COR)、雌激素水平升高,而睾酮(T)水平明显降低,各指标之间统计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方剂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防治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对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的影响,以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为示踪物,结合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后,其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作用于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布发生了变化,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单独出现率升高(P<0.05),内皮细胞内吞胶体金─低密度脂蛋白减少。提示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分布状态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入胞代谢,进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通过内皮细胞进入内膜下的机会,从而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