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71.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的规范率。方法本科室于2012年10月,成立了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名为护糖圈)。针对护理人员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了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探讨、效果确认及措施巩固等活动。结果经过8个月的活动,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由改善前的87.9%提高至改善后的95.4%,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全体圈员发掘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圈员参与管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可在临床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四黄调胃汤、PPI三联疗法及两者联合疗法对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3种不同疗法分别治疗脾气虚兼湿热气滞型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观察中医症候总积分、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疗效、Hp根除率及综合疗效等。结果:四黄调胃汤与PPI三联疗法联合能够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比单纯四黄调胃汤和单纯PPI三联疗法均有提高;3种疗法对胃炎治疗效果均非常明显;四黄调胃汤与PPI疗法联合及单纯四黄调胃汤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PPI三联}四黄调胃汤与:PPI三联疗法联合,对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四黄调胃汤和单纯PPI三联疗法。结论:四黄调胃汤及PPI三联结合其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 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用药后2组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ECHIⅡ)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心率和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后再出血、脑梗死及脑疝形成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增高,APECHIⅡ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出血患者能够更好地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患者用药期间呼吸更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本文就预警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警护理干预,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警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和压疮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6.
【摘要】目的 研究看图对话工具对初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两组分别失访3例、8例),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资料、接受教育程度、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由教育护士利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互动式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每月回访一次。结果 通过随访6个月显示,实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治疗依从性的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综合知识掌握的主动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波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非伤寒沙门菌主要致病血清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情况、耐药特征及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我国2006-2011年219株包含阿贡纳、韦太夫雷登、山夫登堡3种主要沙门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据CLSI 2012版敏感判定标准,判定这些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及耐药情况。 结果 所有菌株对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7%~99%,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93.61%, 对萘啶酸的敏感率为91.32%,对磺胺甲恶唑的敏感率最低,为85.39%。受试菌株中对3种及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菌株8株(耐药率为3.65%),其中阿贡纳沙门菌6株。发现同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甲恶唑及四环素(ACSSuT)耐药菌株2株,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1株,均为阿贡纳沙门菌。3种沙门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程度明显不同:阿贡纳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高,达35.09%,山夫登堡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为14%,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则全部敏感。 结论 3种临床常见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但总体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若临床发生此3种血清型沙门菌急性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除磺胺甲恶唑外的药物进行前期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对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CSF)中的免疫球蛋白(Ig)各组及腺苷脱氨酶(ADA)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3组脑膜炎患者的CSF标本32份,对其中的Ig成分及A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结脑患者的CSF中ADA含量显著升高,IgG显著增高(P<0.01);化脑患者CSF中IgG显著增高(P<0.01),ADA无显著性变化;病脑患者CSF中Ig、ADA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对脑膜炎患者CSF中Ig各组分及ADA含量的联合测定对病因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本文总结我院自1983年~2005年4128例门诊和住院的贫血原因待查患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血清溶血试验、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50)的检测方法,发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6例。其中,6例患儿采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8例成人和14例患儿作脾切除,结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0.
九种化学剥脱剂对猪皮肤早期组织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化学剥脱对皮肤组织产生的早期影响。为中长期疗效观察,进行剥脱剂筛选与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使用9种剥脱剂,将Duroc 猪作为动物模型,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阀进行图像分析。比较各剥脱剂组皮结构的变化。结果:90%乳酸,中药剥脱剂组在表皮细胞排列上效果显著;70%乙醇酸,35%三氯乙酸,无痛酚,缓冲酚有促进胶原增生等作用;50%柠檬酸,35%三氯乙酸和缓冲酚组表皮层厚度显著增加;70%乙醇酸组黑素细胞数量减少。结论:不同剥脱剂对皮肤产生不同的组织学影响,分别表现在对表皮细胞,胶原组织,黑素细胞等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