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读片窗     
患者女,50岁。右上腹隐痛不适1周。体检:右上腹区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阳性。无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无异常,血、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 Y 盒结合蛋白1(YB-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例标本,包括5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2例鳞状细胞癌(SCC),进行 YB-1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E-cadherin 在正常宫颈组及膜表达率为100%,CINⅡ~Ⅲ组为64%,SCC 组仅为3.85%,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40.909;χ2=119.088;χ2=25.274;均 P <0.05。E-cadherin阴性及畸形表达率在转移 SCC 组和非转移 SCC 组中分别为100.0%(20/20)和68.75%(22/32),连续性校正性χ2=5.857,P =0.016。YB-1在 SCC 病例胞质中表达为94.23%(49/52),CINⅡ~Ⅲ组表达率为10.00%(5/50),正常宫颈组和 CINⅠ组表达率为0(0/100),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72.591;χ2=139.059;χ2=5.857;均P <0.05。在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YB-1在早期 SCC 胞质表达率为60.71%(17/28),晚期 SCC 为91.67%(22/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3,P =0.01)。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分别为100.00%(20/20)和59.38%(19/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3,P =0.001)。结论 YB-1过表达和宫颈上皮的恶性转化、分期进展及转移能力相关,YB-1过表达也与 E-cadherin 低表达相关,可能是预测CIN 癌变和宫颈癌侵袭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诊疗过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清宫组(甲氨蝶呤+清宫术)22例,栓塞组(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24例,手术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术)18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的胚囊大小、胚芽长度、治疗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对术前胚囊较大、血β-hCG水平较高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庞琴霞  姜伶俐  柳洲  彭垒  王鹰  吴建发 《安徽医学》2020,41(11):1294-1298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孕三烯酮、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周浦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32例,根据药物治疗选择,分为对照组(未服用激素类药物,n=40)、孕三烯酮组(服用孕三烯酮,n=24)、米非司酮组(服用米非司酮,n=36)和醋酸亮丙瑞林组(注射醋酸亮丙瑞林,n=32),并于术后监测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第12个月,米非司酮组和醋酸亮丙瑞林组分别出现肌瘤复发3例、1例,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3组患者子宫体积、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体积、FSH、LH、E2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0.05),血红蛋白呈上升趋势(P<0.05),随访第12个月,醋酸亮丙瑞林组患者子宫体积、FSH、LH、E2小于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P<0.05),血红蛋白高于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醋酸亮丙瑞林药物对预防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均有显著的效果,醋酸亮丙瑞林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6.
刘霞  王鹰  何睛 《海南医学》2014,(14):2095-209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改变及其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KD患儿73例,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为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和伴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以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L-10、IL-18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KD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各检测一次。结果 KD患儿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血清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KD急性期的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亚急性期(P〈0.01)。IL-10水平在NCAL组显著高于CAL组,CA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AL组的IL-1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NCAL组,NCA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10、IL-18和TNF-α可作为KD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浓度变化具有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
88.
王鹰  何爱珍 《华夏医学》2002,15(4):564-566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室肌结构异常疾病。彩色多普勒提示增多紊乱的小梁间有血流与心腔相通,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经皮切开指屈肌腱纤维鞘管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手外科的常见病。初发时以保守治疗为主,即鞘管内注射类固醇药物,疗效虽好但复发率较高。对儿童先天性拇指屈肌腱腱鞘炎,在保守治疗后反复发作或手指出现交锁时则以手术治疗为主。1990年7月~1995年7月,我们用自制的微形腱鞘刀,经皮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