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1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声像表现汪卫东*王群*屠洪利*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第一医院237400*校友1资料与方法本组1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男婴11例,女婴2例,年龄1~7个月。黄疸时间3~5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尿深黄,大便黄色或淡黄色。...  相似文献   
82.
全文从空间思维和时间思维对"人格系统发展理论"中人格形成进行了阐述,"人格系统发展理论"认为人格是立体的,在时空思维上不断发展。在空间思维上,人格是以"胆气"与"自我"共同构成的"内核层",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中间层和外显层,最终形成人格的七大要素:胆气、自我、人际、意志力、思虑(思维模式)、三才观(世界观)、性情(性发展),并趋于稳定。在时间顺序上,人格的发展则呈现以七要素为核心的纺锤形结构,由始至盛,再由盛至终。  相似文献   
83.
地震后心理危机的中医情志干预方法与应用要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卫东 《中医杂志》2008,49(11):1034-1036
对地震后心理危机的中医情志干预理论与方法 进行总结,为中医参与今后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作参考.根据中医心理医疗队在灾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行理论总结与整理,提出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中医情志干预具体操作技术与流程>及其应崩要点.即"情志疏导八法",认为中医情志干预技术与应用要点在地震后心理危机实践中是可行的,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尚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84.
从北京新增确诊SARS病例态势来看,从2003年4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的高峰期,SARS患者与医护人员都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三高压力(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医务人员高感染率),很多人处在紧张、恐惧、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85.
针灸医学与心身医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引用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阐述了针灸医学与现代心身医学的相关性。针灸对全身各个系统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枢 和植物神经系统来实现的,神经反射是针灸作用的关键环节。针灸医学将是心身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临床手段,而心身医学的发展将为针灸医学提供更为先进的现代医学理论支柱;针灸医学的众多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心身学关于心理与躯体之间联系的中介机制研究的巨大补充;而心身医学在心理-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也将有助于针灸医学的实验研究。针灸医学的实验研究中与心身相关的上述研究,为针灸心身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针灸治疗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身调节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物理刺激过程。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患者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伴随着患者大脑皮层兴奋点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四个方面引用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阐述了针灸医学与现代心身医学的相关性。针灸对全身各个系统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来实现的,神经反射是针灸作用的关键环节。针灸医学将是心身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临床手段,而心身医学的发展将为针灸医学提供更为先进的现代医学理论支柱;针灸医学的众多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心身医学关于心理与躯体之间联系的中介机制研究的巨大补充;而心身医学在心理—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也将有助于针灸医学的实验研究。针灸医学的实验研究中与心身相关的上述研究,为针灸心身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针灸治疗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身调节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物理刺激过程。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患者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伴随着患者大脑皮层兴奋点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相似文献   
87.
回顾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将其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肠胃减压、营养支持等临床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血液滤过治疗,从住院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病死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血液滤过的治疗方法,能够及时将炎性因子消除,稳定患者血液循环,腹胀与腹痛消失时间快,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可将该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运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治疗癔症性失语1例,与其他方法相比快速有效,表明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中国近现代睡眠医学研究萌芽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10年文革几乎停滞发展的状态,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对国外先进睡眠研究进行翻译学习之后,中国的睡眠医学研究才逐渐发展起来。目前,中国睡眠医学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睡眠医学学科还没有建立,无论是专科数量、人才队伍还是学术水平,与国外蓬勃发展的睡眠医学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临着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thought imprint psychotherapy under lower resistant state, TIP3-2)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20例,采用密闭信封法由第3方利用SAS 软件给出种子数,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IP3-2和佐匹克隆治疗4周。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多导睡眠监测(PSG)、自制睡眠信心量表对该技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9例和28例完成治疗。PSQI评分显示,治疗组睡眠质量[(1.3±0.65)分比(1.8±0.50)分;t=6.378,P=0.000]、日间功能[(1.5±0.89)分比(2.1±0.66)分;t=13.624,P=0.000]和总分[(9.6±3.35)分比(12.4±2.83)分;t=22.124,P=0.000]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SG检查显示,治疗组觉醒次数[(3.4±2.49)次比(4.2±4.02)次;t=4.196,P=0.043]、1期睡眠时间[(35.0±19.42)%比(43.0±23.31)%;t=4.593,P=0.034]、2期睡眠时间[(40.3±16.47)%比(34.9±16.57)%;t=4.255,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睡眠信心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8.6±5.85)分比(12.8±3.84)分;t=11.346,P=0.001]。结论 TIP3-2可提高睡眠信心,对失眠症有确切疗效,且优于佐匹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