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脊柱术后感染临床并不多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7%~8.5% [1].由于感染部位深,常波及硬脊膜、脑脊液及椎间隙,且伤口内常有内固定装置,是脊柱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52.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3月,应用加长柄骨水泥型双极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89例。男34例,女55例;年龄70~92岁,平均82.6岁。新鲜骨折76例,陈旧性骨折13例。骨折按改良Evans.Jensen分型:Ⅲ型32例,Ⅳ型57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Ⅳ级24例,Ⅲ级46例,Ⅱ级19例。损伤至手术时间4~36d,平均65d。结果 手术时间50~70mm,平均62min;出血量100~250mL,平均150mL。术后88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经二次手术翻修后愈合。住院时间16~25d,平均18.6d。术后钢丝断裂及骨质切割松动失效各1例,临床无不适症状未予处理。2例术后第2~3天出现精神症状、术后1周内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85例获随访14~39个月,平均265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ms评分:优16例,良56例,中12例,差1例,优良率84.7%。结论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障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102例(104眼)后发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4月,手术成功率99.04%,视力提高率97.12%,人工晶状体损伤率12.50%,虹膜炎发生率4.81%.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腰椎间梭形植骨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樾  江毅 《天津医药》1999,27(5):283-285
研究腰椎间梭形植骨对治疗和预防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失稳的作用,方法:选具成尸脊柱每个标本在6个部位,6种状态,模拟全椎板切除术和腰椎间梭形植骨进行位移测试。结果:植骨后在扭转、前屈,后伸,直立压缩时较全椎板切除后位移明显减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观察P物质刺激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后生长因子bFGF、TGF β1 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特点,探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Wistar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为SP组和对照组,在SP组的培养液中加入10-7M的P物质,对照组除不加P物质外,余处理同SP组.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刺激后成纤维细胞内源性bFGF、TGF 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P物质刺激后,bFGF、TGF 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FGF mRNA在刺激后8h达峰值,TGF β1 mRNA在刺激后5h达峰值,bFGF、TGF β1蛋白在刺激后12h达峰值.结论P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的上调作用,可能是神经肽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在组织修复瘢痕化程度方面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57.
我们对县疾控中心结核病专科门诊就诊的166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早日恢复身心健康。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8.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进行血清IgE水平测定,并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伴有喘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50例检测血中IgE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儿童和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IgE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其血清IgE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恢复期血清Ig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及非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血清IgE水平升高,且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了了解梧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对吸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0年对梧州市1178名吸毒者调查结果表明,其静脉注射吸毒率84.8%,HIV感染率逐年上升,1998年对438例吸毒者进行调查,HIV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5%;1999年调查319例吸毒者,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2.2%;2000年调查421例吸毒者,阳性者139例,阳性率高达33.0%6,3年间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HIV感染者以本市居民为主,且存在共用注射器行为和婚外、婚前性行为.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静脉注射吸毒,调查表明梧州市吸毒人群中HIV的感染率已达较高水平,这是广西新发现的吸毒人群HIV流行的又一区域.  相似文献   
60.
P物质对培养成纤维细胞c-fos、c-ju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物质刺激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转录因子c fos、c junmRNA及其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规律 ,探讨c fos、c jun在P物质调控创面愈合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原位杂交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物质刺激后c fos、c jun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 P物质刺激后c fos、c jun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 ,其中c fos、c junmRNA在刺激后 1h达峰值 ,Fos蛋白在刺激后 2h达峰值 ,Jun蛋白在刺激后 3h达峰值。结论 P物质可以上调c fos、c ju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提示原癌基因c fos、c jun可能是P物质调控内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的又一核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