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吴大富  杨红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35-3336
目的:为了解我地育龄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来我院作常规孕期体检的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CA g)、特异性IgM(TOXA b-IgM)、特异性IgG(TOXA b-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以便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降低了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 ISA)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TOXA b-IgG)、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TOXA b-IgM)和弓形虫循环抗原(CA g)。结果:在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中检出CA g阳性4例,阳性率0.36%;TOXA b-IgG,阳性24例,阳性率2.22%;TOXA b-IgM,阳性36例,阳性率3.33%;TOXA b-IgG+TOXA b-IgM,阳性7例,阳性率0.65%;CA g+TOXA b-IgG+TOXA b-IgM阳性2例,阳性率0.18%;总阳性73例,阳性率6.75%。结论:应该加强对育龄妇女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并对孕前和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的动态血清监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壳聚糖膜剂(OC膜剂)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疗效。方法:门诊治疗144例患者,试验组(A组) 5 0例OC膜剂阴道给药,并口服阿奇霉素;对照组1(B组) 4 6例红霉素片阴道用药,口服药同A组;对照组2 (C组) 4 8例,仅口服阿奇霉素。10d为一疗程,共二疗程。结果:二疗程后,A组、B组和C组Ct和/或Uu的转阴率分别为90 .0 %、73.90 %和5 0 .0 %。结论:氧氟沙星壳聚糖膜剂治疗Ct、Uu感染,疗效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3.
1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妇产科手术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实施妇产科手术时,一定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步骤,防止经血倒流,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和复苏再灌注过程中心肌损伤和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及灵芝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和质量分数为 1%的灵芝多糖再灌注组 ;观察 3组动物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功能、血浆 NO浓度及心肌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两个再灌注组动物在失血性休克 4 0 m in时左心室舒张末压 (L VEDP)比休克前及假手术组略有升高 ,但差异不显著 (P均 >0 .0 5 ) ,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 dp/dt max)则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血浆 NO浓度则显著升高 (P均 <0 .0 5 )。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动物再灌注 4 0 min时 ,心功能较休克 4 0 m in时进一步降低 (P<0 .0 5 ) ,血浆 NO浓度进一步升高 ,心肌 NOS活性和 NO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均 <0 .0 5 )。灵芝多糖组再灌注 4 0 min时较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心功能明显改善 ,血浆 NO浓度、心肌 NO含量和心肌 NOS活性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过程中心肌 NOS活性、血浆 NO浓度、心肌NO含量均升高 ,而心功能降低 ,提示 NO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而灵芝多糖可通过抑制 NOS活性、降低 NO浓度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相关文献,并根据文献的不同治疗策略进行分层分析:痰热清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组(痰热清+抗生素+西医基础治疗)与抗生素治疗组(抗生素+西医基础治疗)比较、痰热清治疗组(痰热清+西医基础治疗)与抗生素治疗组(抗生素+西医基础治疗)比较.语种限为中文及英文.纳入文献的质量用Jadad计分表评价.对纳入的试验作Cochrane系统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15篇,均为中文发表.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组与抗生素治疗组相比,显效率RR 1.48,95%CI[1.32,1.66],有效率RR 1.18,95%CI[1.12,1.25],动脉血氧分压(PO2)SMD 0.97,95%CI[0.31,1.62],二氧化碳分压(PCO2)SMD 0.97,95%CI[0.31,1.62],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量(FEV1)WMD 0.24,95%CI[0.0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热清治疗组与抗生素治疗组相比,显效率RR 1.09,95%CI[0.97,1.24],有效率RR 1.03,95%CI[0.97,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报道与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分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在西医抗生素辅以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助于通气功能、肺功能的改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受本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所限,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6.
对象1999-06~2002—12我院门诊患120例,根据Prensky标准:①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②并有以下6项中至少3项:a.一侧头痛;b.头痛为搏动性;c.头痛时不伴头痛时发作性腹痛,头痛时恶心呕吐;d.休息或睡眠后完全或基本缓解;e.有时觉异常先兆;f.有偏头痛家族史。符合上述标准均列为研究对象,并除外头痛性癫痫、颅内肿瘤、高血压、屈光不正、脑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均给予本院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25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病毒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462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结果亚甲蓝残留量≥0~0.10μmol/L 126袋,≥0.10~0.20μmol/L 191袋,≥0.20~0.30μmol/L 112袋,≥0.3μmol/L共33袋(其中金坛分站11袋)。按照2012年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抽检合格率≥75%符合要求,而常州地区2012~2015年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总合格率为92.86%(429/462),总不合格率为7.14%(33/462)。Waters Oasis小柱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北京瑞尔达小柱。结论根据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监测,以减少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现象,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后亚甲蓝残留量结果范围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检测不同规格的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并分析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结果统计分析不同规格病毒灭活血浆中亚甲蓝残留量,结果有差异。结论根据亚甲蓝残留量超标存在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制备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监测,减少亚甲蓝残留量超标现象,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护士的一般情况、职业倦怠程度及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法对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相关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7%,NBS平均(165.11±27.78)分;离职意愿得分(13.20±4.08)分;离职意愿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儿科护士工作负担及压力,减轻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降低护士离职倾向,稳定儿科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