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30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荧光金逆行标记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脑干SP能神经元向腰骶髓后连合核(DCN)的投射状况.将FG压力注入DCN后,脑干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腹外侧部的一些FG逆标神经元呈现SP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果表明,脑干的SP能下行纤维可终止于脊髓DCN区.  相似文献   
42.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和学校的开学计划.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下,本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即刻开启了"线上新学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3.
背景:扇贝多肽可以通过Fas通路及NF-κB通路发挥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辐射后HaCa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活化情况,以及扇贝多肽的干预作用。 方法:实验以20 mJ/cm2中波紫外线辐照HaCaT细胞0.5 h建立细胞辐射损伤模型,药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抑制剂组分别在造模前2 h加入1.42,2.84,5.69 mmol/L的扇贝多肽、5.68 mmol/L的维生素C及50 mg/L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结果与结论:中波紫外线辐照后,HaCaT细胞凋亡增多,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mRNA及磷酸化JNK蛋白表达量增加;1.42,2.84,5.69 mmol/L的扇贝多肽均可降低中波紫外线辐照引起的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mRNA及磷酸化JNK表达,抑制HaCaT细胞凋亡,以5.69 mmol/L扇贝多肽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与5.68 mmol/L维生素C的作用相当,且50 mg/L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也可明显降低中波紫外线辐照引起的细胞内磷酸化JNK表达。说明扇贝多肽能抑制中波紫外线辐照引起的HaCaT细胞凋亡,其可以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通路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以Fos蛋白表达为指标,分别研究后肢去负荷(hindlimb unloading,HU)以及去负荷一定时间后双轴旋转刺激对大鼠前庭核复合体(vestibular nucleus complex,VNC)各亚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后肢去负荷(即HU)组、HU处理后双轴旋转组(HU-R)和对照组(即假运动刺激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查各组动物VNC各核团内Fos蛋白表达,统计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后肢去负荷1d可刺激VNC吻侧部前庭内侧核(MVe)、前庭下核(SpVe)两亚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但是,随后肢去负荷时间延长,VNC各核Fos阳性神经元数趋向于回到对照水平。2h双轴旋转刺激HU1d大鼠后,VNC所有核团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都显著性增加;大鼠HU7d后再行双轴旋转刺激,MVe和SpVe内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地面模拟失重可刺激大鼠VNC神经元活动,随时间延长,模拟失重动物出现适应现象,前庭神经元活动减弱;运动刺激前庭感受器后,模拟失重动物VNC神经元活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5.
慢性胃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莲  陈齐凤 《现代医院》2010,10(4):114-115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对慢性胃炎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50例慢性胃炎门诊及住院患者,选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进行调查。结果150例慢性胃炎中伴焦虑者33例,发生率为22%;抑郁者21例,发生率为14%;按需实施心理护理,坚持治疗8周后患者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经心理护理后,慢性胃炎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茶叶水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和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绿茶水提取液组、红茶水提取液组、黑茶水提取液组。对照组采用3月龄小鼠,其余小鼠均采用16月龄小鼠。茶叶水提取液组小鼠每天灌服1次,连续给药4周。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搜索时间百分比和通过目标区域次数这三个指标,观察茶叶水提取液对衰老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测定脑组织中SOD、GSH-PX、MDA的活性;海马和皮层组织中ChAT活性,观察茶叶水提取液清除体内自由基和对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茶叶组小鼠明显缩短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小鼠在目标象限搜索时间百分比,增加目标区域通过次数,能明显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茶叶组小鼠能显著增加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增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ChAT活性。结论 茶叶水提取液能改善衰老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乌头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总结其相关对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使用中药乌头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186例,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众多导致使用中药乌头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中,以药物自身因素引起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个体差异和临床使用环节,对比其他因素引起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药乌头引起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正确认识、加强预防和用药监测,能够有助于降低中药乌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需要加强对此类中药的不良反应相关基础研究,尽可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8"字绷带加压包扎法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法在止血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8"字绷带包扎组80例,桡动脉止血器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止血效果、止血耗时、压迫侧指血氧饱和度、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情况、压迫侧手部及前臂肿胀、桡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桡动脉止血器组在止血耗时、手部肿胀率、桡动脉闭塞率均少于"8"字绷带加压组(P〈0.05),患者舒适度也优于"8"字绷带组(P〈0.05),在止血效果、压迫侧止血氧饱和度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9.
总结了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时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护士对相关病情的评估及护理水平。包括评估口腔溃疡程度;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结膜的护理;病房环境的保护;增强营养提高免疫;疼痛控制;心理护理七个方面。认为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早期干预及综合护理,是对大剂量化疗后发生口腔溃疡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密闭式导尿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需进行导尿的病人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密闭导尿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导尿方法. [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手污染及病人床单位污染情况、护理人员操作及病人隐私暴露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式导尿操作程序简单,效果比传统的导尿方法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