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0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方法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 3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8年.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JOA评分由术前的(7.3±1.5)分提高到(12.2±3.0)分.其中优14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现象.3例术后顽固性颈肩痛(轴性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对于多节段颈椎病,多平面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合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累计节段越多,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凭腰椎平片误判腰椎序列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一次对脊柱全长行平片检查已成为可能.但出于传统检查习惯、经济或认识局限性等原因,许多医院对腰椎疾患行影像检查时,仅摄腰椎平片,很少行脊柱全长片定位.一旦脊椎出现解剖变异,多参照Tuffier线(即髂嵴最高点连线)判定腰椎序列.由于男女骨盆结构不同,传统认为,在腰椎正位X线像,男性L5一般位于Tuffier线以下,而女性整个L5或其上半位于Tuffier线以上[1].但我们发现上述判定法亦有可能错误.本文报道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CT纹理特征及临床-影像学特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于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经颅钻孔引流术后CSDH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例数。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灶CT特征,以Mazda软件在术前CT所示血肿最大层面勾画ROI,提取纹理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参数,建立SVM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经颅钻孔引流术后3个月内32例(32/146,21.92%)CSDH复发,114例(114/146,78.08%)未复发;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术前血肿体积及血肿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每例患者提取304个术前CT纹理特征,最终筛选出30个特征,复发与未复发者间仅S(5,0)SumAver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经主成分分析,最终提取S(5,0)Contrast、S(5,0)SumAverg、Teta2、S(3,-3)Entropy 4个纹理特征及糖尿病、血肿体积及亚型3个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别基于4个纹理特征及4个纹理特征+3个临床-影像学特征建立SVM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前者预测CSDH术后复发的AUC为0.85,后者为0.92(P=0.075)。结论基于CT纹理特征及临床-影像学特征构建的SVM模型有助于预测CSDH经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蛋白系列指标,判断血脑屏障通透性,明确 Ig G 来源。方法 用考马斯亮蓝 G250 法测定总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法测定寡克隆区带,火箭免疫电泳法同时测定 Ig G 和白蛋白, C S F Alb/ Serum Alb 比值判断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30 例多发性硬化患者 22 例血脑屏障通透性正常,其蛋白系列指标阳性率: O C B 为 54.5% , Ig G 合成率为 63.6% , C S F Ig G/ C S F Alb 比值为 40.9% , C S F Ig G/ C S F T P 为 45.5% , C S F Ig G 为 45.5% , O C B+ Ig G 合成率为 81.8% 。结论 在判断清楚血脑屏障通透性是正常还是异常的前提下再分析蛋白系列指标,并且以寡克隆区带和 Ig G 合成率为主要指标,只有血脑屏障通透性正常而寡克隆区带和 Ig G 合成率又异常时,才能肯定的认为有中枢鞘内 Ig G(抗体)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PBL教学法是近年兴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方法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教学中都已逐渐应用。经采用PBL教学法教授《内经选读》课程,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适合在中医经典课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α4β1整合素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最早环节中起关键作用,阻断α4整合素可防止自身免疫细胞通过与中枢神经的微血管粘附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减轻炎症性脱髓鞘反应。那他珠单抗是针对整合素的α4亚单位的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表明主要通过抑制粘附过程而防止出现新病灶,对已有病灶也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 β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复发 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其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减少复发 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病人临床症状和在MRI水平观察到的复发率和病灶负荷 ,以及延缓功能障碍的进展。还可以延缓相关的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病人功能障碍的进展 ,以及延缓临床孤立综合征发展成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虽然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减量或停药。中和抗体的出现可能影响疗效 ,但尚无证据表明抗体出现后就可能会完全失效。基于该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以说干扰素 β是目前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最有希望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低位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传统经腹股沟途径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接受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患者资料共计36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经腹股沟途径手术组(102例)、腹腔镜组(137例)和显微手术组(129例),对其手术前后精液分析报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在经腹股沟途径手术组、腹腔镜组和显微手术组分别为5.6%、3.8%和0;三组均未见睾丸萎缩.住院天数3组分别为(4.5±0.5)天、(3.5±0.5)天和(1.5±0.5)天;手术时间3组分别为(29±12)分钟、(36±14)分钟和(138±26)分钟;医疗费用3组分别为(2964±149)元、(8776±493)元和(2415±187)元;术后6个月B超检查提示复发率3组分别为7.84%、7.29%和1.55%;术后6个月精液分析改善率3组分别为55.88%、62.77%和86.82%.结论 显微手术在对精液分析参数的改善、术后复发、阴囊水肿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股沟途径和腹腔镜手术;显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李海峰研究组和谢琰臣研究组于2016年在Lancet Neurology杂志发表文章,提出重症肌无力(MG)亚组分类的新建议[1]。经过近10年的合作,联合研究组在MG的免疫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中为了更好认识这种异质性疾病并充分利用异质性的特点探索MG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基于长期随访形成的临床数据库和对国际上多个临床分型和亚组分类的使用经验,提出了新的分类建议,可适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