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发现,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来治疗高血压病,以此来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血压,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从病因机制出发,从治疗法则和治疗方法等方面描述最近5年内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发展过程,通过研究结果来描述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症,而且病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而且中医治疗方案多样,副作用小,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时间长,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受累淋巴结的病理表现特点。方法回顾2011-2013年就诊的25例HNL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病变淋巴结直径均小于3 cm,部分淋巴结切面可见坏死斑点。光镜下观察可见淋巴结部分结构被破坏,病变部位在淋巴结皮质区和副皮质区,其中19例典型HNL病例以坏死病变为主,特点为淋巴结边缘楔形淡染病灶伴或不伴有副皮质区融合性淡染病灶,呈地图样坏死或三角形样坏死,部分累及髓质,呈弥漫状,病灶内可见单核样组织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增生,凝固性坏死,核碎片,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不成熟组织细胞卵圆形核且不规则,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为圆形核中央位。6例不典型病例以黄色瘤(肉芽肿样)变为主,可见泡沫样细胞及散在纤维肉芽组织。典型HNL中CD123阳性细胞数目增多且于坏死周围呈簇状分布,CD168阳性细胞于坏死周围弥漫分布。结论 HNL患者受累淋巴结中??CD123标记的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及CD168标记的组织细胞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热灌注化疗与常温灌注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员2名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共998例患者,其中腹腔热灌注化疗506例(热灌注组),腹腔常温灌注化疗492例(常温灌注组)。Meta分析显示,热灌注组的1年生存率、有效率、完全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常温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灌注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常温灌注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热灌注组腹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温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安全、有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但其长期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4.
文题释义: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将求解区域看成是由许多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近似解,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其具有能够通过建立形态复杂的几何模型,输出所需模型任意部位的应力分布状态等,对应力的内部状态及其他力学性能的测定具有可信度高、重复性好、软件较成熟及数据处理较便捷等优点,此特点也使其成为分析牙体所受应力的常用手段。 固位力:指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外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力。增加固位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固位槽亦称固位沟或沟固位形,是常用方式之一。 背景:临床中采用桩核冠修复牙体大面积龋坏及缺损后常出现根折、断桩、桩核脱落等情况,医师主要通过选择黏结力更强的黏结材料或在核表面制作平行于长轴的固位槽来提高固位力,但效果不理想。 目的:研究不同形式固位槽及两种黏结材料对桩核冠修复体冠与核黏结后固位力的影响。 方法:制作模拟下颌前磨牙形态的钴铬合金金属冠及桩核成品件60个,核的轴向内聚角均为8°,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试件:光滑组桩核表面无辅助固位形式的固位槽;另5组分别在桩核表面预备出平行于桩核长轴方向间距相等的固位槽(平行组)、垂直于桩核长轴方向间距相等的固位槽(垂直组)、与桩核长轴方向呈45°角斜行的固位槽(斜型组)、与桩核长轴方向呈45°角斜行交叉的网状形式固位槽(网格组)、点状形式固位槽(点状组);6组再分别以玻璃离子水门汀和自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桩核与牙冠。拉力实验检测各组的黏结固位力,有限元分析各组试件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无论是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还是自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网格组的黏结固位力最大,点状组的黏结固位力最小;黏结剂和不同固位槽在增加固位力中不存在交互作用(F=0.26,P=0.91),不同黏结剂对固位力的影响不显著(F=1.04,P=0.31),不同辅助固位槽对固位力的影响显著(F=14.74,P < 0.05);②相同时间施以逐渐增加的相同力时,6组中网格组三维有限元模型位移变化较小;③结果表明,在桩核表面制备固位槽可增强固位力,其中网状形式固位槽对固位力的增加影响最大;选用不同种类的黏结剂对牙冠与桩核之间固位力的增加效果不明显。ORCID: 0000-0003-4680-5843(李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头针和电针对腓总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8例病人采用头针电针配合的方法治疗.结果28例病人治愈64%,显效21%,有效14%,总有效率100%.结论头针电针配合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计划生育适宜技术项目县技术服务人员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确定优先培训领域和培训重点,探讨适宜的培训方式、内容和时间,为适宜技术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3~4月,对重庆市忠县、铜梁、荣昌、璧山和秀山五项目县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专职和兼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李征 《中国保健》2007,15(17):55-56
目的观察江世药业生产的注射用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注射用鹿瓜多肤治疗2w,现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注射用鹿瓜多肽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消炎镇痛、调节体液免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有明显疗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胸部正位摄片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胸部摄片的选择和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5例可疑肺炎新生儿,分别于胸部正位摄片前及入院后第3 d、第7 d和生后42 d采用流式细胞术、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细胞免疫(包括CD3 T%,CD4 T%,CD8 T%,CD4 T/CD8 T)、体液免疫(包括IgG、IgMI、gA)指标,统计学分析摄片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各指标的时程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实验组生后42 d CD3 T%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7,P<0.05)。【结论】胸部正位摄片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分化。  相似文献   
39.
肠内肠外营养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 《海南医学》2007,18(11):44-4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各24例.结果 两组病人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升高,体重略下降.两组病人伤后21天时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等同于传统匀浆膳加用乳清蛋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移位至拇指近节近端尺侧,屈曲示指末节贴紧拇指近节尺侧固定,吻合拇指尺背侧皮神经与示指桡侧指固有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6.4 ̄9.6mm,11例感觉恢复至S3,4例至S4,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术后效果良好,是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