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杭州某区卫生系统2008年开始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创新,2009年开始将中医“治未病”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阐述了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初步实践、具体措施、主要成效,并对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传统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采用汉化Coarh's牙科焦虑量表对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法抽取的杭州市拱墅区600名社区老人牙科焦虑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牙科焦虑量表得分为(7.51±3.18)分,牙科焦虑发生率为34.9%;牙科焦虑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对疼痛的不同耐受程度、自己的不同看牙经历、亲友的不同看牙经历的社区老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60-69岁年龄组、疼痛耐受程度越差和看牙经历痛苦的社区老人牙科焦虑发生的风险更高.提示性别、年龄、疼痛耐受程度和看牙经历是社区老人牙科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3.
县域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信息架构最基础的部分,是服务群众健康和改进卫生管理最直接的环节,是医疗卫生改革最重要的技术支撑。浙江省县域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同时面临组织机构、规划设计、资源共享和投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深化县域卫生信息化发展,需落实规划和标准、实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增强数据分析和发挥决策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社区康复训练在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D患者110例,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在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做常规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出院后不作任何康复干预;干预组55例采用社区康复训练模式,无论住院或出院均进行记忆、逻辑思维、日常生活能力、定向力、体能等方面为期6个月的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MMSE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为(24.16±4.12),高于对照组的(20.32±4.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22);同时,干预组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为(69.65±7.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2±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P〈0.001)。结论社区康复训练模式可显著提高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20例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51例)和其他肺炎组(69例),同时选择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比较3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以及D-二聚体的阳性率。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以及其他肺炎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水平[(324±159)、(281±110)μg/L比(73±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的D-二聚体水平与其他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怖炎支原体肺炎组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肺炎组[35.3%(18/51)比17.4%(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尤其是怖炎支原体肺炎常可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导致体内出现高凝状态,进而引起血栓形成的可能,故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需高度关注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心理疾病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到: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当前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表现为“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社会关系压力、诱惑压力和家庭压力。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职务和个人等层面的原因,其中工作压力是主要的,但个人原因亦应高度重视。因此从组织的角度,应重视和加强干部心理健康,进而形成制度;从个人的角度看,观点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面对长期压力,要保持健康的心态,预防“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67.
研究背景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诱发的非随意性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肌张力障碍或舞蹈样动作。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学特点,并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调查问卷对188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症状自测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两部分,分别评价精神心理症状和生活质量,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以及多重回归分析评价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88例患者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0份,与中国人群常模数据相比,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SCL-90量表中文版之躯体化(P=0.000)、强迫症状(P=0.000)、人际关系敏感(P=0.000)、抑郁症状(P=0.000)、焦虑症状(P=0.000)、敌对(P=0.000)、恐怖(P=0.000)、偏执(P=0.000)和精神病性症状(P=0.000)以及总症状指数均增加,WHOQoL-100量表中文版之总体生活质量(P=0.000)和生理(P=0.000)、心理(P=0.000)、独立性(P=0.000)、社会关系(P=0.000)评分均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发作类型之复杂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和自愈倾向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6,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精神心理症状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0)。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自愈倾向(P=0.024)和抑郁症状(P=0.000)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自愈倾向(R~2=0.423)和抑郁症状(R~2=0.398)。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负担,且在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医师应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症状进行及时评价和必要心理干预,尤其应注意抑郁症状评分较高且无自愈倾向的患者。  相似文献   
68.
我国长期照料服务严重缺失,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非常紧迫。调查显示,目前长期照料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尚好,长期照料服务需求多样化,慢性病医疗需求尤其巨大。对此,应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构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应建立在社区照顾体系之上;同时,政府应出台政策,推动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最后,应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异常表达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构建VDR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将VDR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到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通过MTT法检测VDR干扰和过表达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 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VDR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VD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增殖速度下降,发生G1期阻滞,凋亡比例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干扰VDR表达后,结果与上述相反,即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VD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凋亡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DR能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细胞周期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健康需求,为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对26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中医常见症状中,发生率在前3位的分别是“记忆力减退、失眠、腰腿痛”。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需求排在第1位的是饮食起居健康指导,其次是食疗药膳健康指导。结论:杭州市社区老年人中医症状发生率较高,中医健康指导服务应以饮食起居、食疗药膳健康指导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