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24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51.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连续住院的患者15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9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者58例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家族史、血肌酐(Cr)、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吸烟史、SBP、LDL‐C、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TCH、TG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BP和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吸烟、TG、TCH和LDL‐C无相关性。结论在青海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SBP、FBG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52.
刘轾彬  吴敏  吴小翠  韩敏  张青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0):1010-1015
目的 评价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的指导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4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且鉴定为MTB的分离株采用微孔板法进行表型药敏试验;按就诊时间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对其中200例患者的同一份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分子药敏试验,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微孔板法结果回报前,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为异烟肼和(或)利福平耐药的患者予异烟肼和(或)利福平耐药化疗方案,其余患者予异烟肼、利福平敏感复治化疗方案;微孔板法结果回报后,以微孔板法结果为标准调整化疗方案。比较微孔板法确诊的利福平耐药患者中行PCR-反向点杂交法者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者在微孔板法结果回报时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和痰涂片阳性标本荷菌量,以及在应用耐药方案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结果 在微孔板法确诊的利福平耐药患者中,行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在微孔板法结果回报时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18.9%(10/53)和5.9%(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45);行PCR-反向点杂交法患者痰涂片阳性标本抗酸杆菌分级计数“+、++、+++、++++”分别占48.8%(21/43)、25.6%(11/43)、16.3%(7/43)、9.3%(4/43),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患者分级计数分别占16.7%(8/48)、35.4%(17/48)、33.3%(16/48)、14.6%(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11),前者痰标本荷菌量更少。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4.0%(32/50)、84.8%(39/46)、82.9%(34/41)、84.2%(32/38),高于未行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8.8%(30/51)、81.0%(34/42)、81.6%(31/38)、81.6%(31/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593;χ2=0.593,P=0.218;χ2=0.025,P=0.874;χ2=0.093,P=0.761)。结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根据PCR-反向点杂交法制定化疗方案的利福平耐药患者能在时间上更早获得痰涂片抗酸杆菌阴转率的上升和痰涂片阳性标本荷菌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53.
梁列新  张青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2004,9(4):221-223
背景:结直肠扩张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心率变异性(HRV)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目的:探讨结直肠扩张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替加色罗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18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腹腔注射替加色罗)和溶媒对照组,清醒状态下记录心电信号,通过HRV频域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结直肠扩张前后交感神经张力[P1/(P1 P2)]和迷走神经张力[P2/(P1 P2)]的变化。结果:在溶媒对照组,与基础状态相比,结直肠扩张能显著提高P1/(P1 P2)(0.326±0.141对0.403±0.142,P<0.05),降低P2/(P1 P2)(0.674±0.141对0.597±0.142,P<0.05);腹腔注射替加色罗后,扩张期的P1/(P1 P2)和P2/(P1 P2)与基础状态相比无显著变化(0.293±0.130对0.275±0.103, P>0.05;0.706±0.130对0.724±0.103,P>0.05)。结论:结直肠扩张可显著提高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替加色罗对结直肠扩张所致的自主神经张力变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对确诊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34例(其中9例手术证实)进行超声图象分析:血吸虫病肝病变左叶较明显,合并肝癌时肝肿块右叶及左、右叶同时发生多见,肿块数目两个以上占55.9%;肿块周围有低回声声晕和呈光带包绕的光轮征。下列情况提示合并肝癌:1 肝内出现肿块图象呈低回声或强回声,该区网络状光带消失或为杂乱回声所替代;2 肿块周围有声晕或光轮征;3 门静脉内出现异常光团;4 肿块内有动脉频谱。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 ,更好地为老年人群提供卫生服务。方法 采取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结果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 2 2 6.2‰ ,城市老人两周患病率高于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 ,族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针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及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开展一些老年人需要且能接受的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和心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糖、抗凝、抗血小板及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调脂药物采用血脂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分别测定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ICAM-1及hsC,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再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死亡等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TC、LDL-C、hsC、sICAM-1水平降低(P<0.05);6个月内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显著减少。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减少老年ACS患者MACE的发生率,降低血hsC、sICAM-1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7.
正随着超声仪器及超声医师技术的进步、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甲状腺结节已成为临床极为常见的病变。在碘充足的地区,触诊发现女性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约为5%,男性人群患病率约为1%。超声筛查发现19%~68%的人患有甲状腺结节~([1])。甲状腺结节中大约有10%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总体预后良好,10%~15%会复发,约5%会发生碘难治性的远处转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后续治疗;90%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不需要治疗,只需要进行规范的随访~([2])。因此,甲状腺癌的早期正确诊断及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相似文献   
58.
<正>获得性骨肥大(SAPHO)综合征是累及皮肤和骨关节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特征包括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1]。1987年风湿病学家CHAMOT等[2]首次提出了SAPHO综合征概念。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国外报道SAPHO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04%[3],国内尚无发病率相关报道[4]。SAPHO综合征罕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SPECT/CT骨显像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SAPHO综合征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