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目的:眼动脉瘤瘤瘤体多巨大,手术夹闭多有困难,需要寻找其它的治疗方法,方法:S一组采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眼动脉瘤15例,其中巨大动脉瘤7例,均采用钨丝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结果:完全栓塞6例,大部分栓塞(>80%)5例、部分栓塞(<50%)4例,所有病人都保持了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偏瘫2例,残亡1例。随访3-10个月,造影复查中再次补充行弹簧完全栓塞的有5例,结论:与手术夹闭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比较,血管内栓塞眼动脉瘤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硬脑膜动静脉瘘 (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硬脑膜血管畸形的特殊类型 ,为脑膜动脉或 /和颈外动脉向硬膜窦的血液分流 ,较少见的是这些动脉和脑膜静脉形成直接的分流 ,是 DAVF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 [1 ] 。 1995年5月至 1999年 10月 ,收治 1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出血的病人诊断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5 .5岁。1.2 临床表现 :11例均有头痛史 ,2例出现耳后杂音 ,3例视力下降 ,1例复视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3例肢体偏瘫。脑膜刺激征 6例 ,眼底视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颈动脉一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周围静脉窦和静脉的病理改变,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990年4月~1999年4月共收治CCF患者124例,28例施行眼上静脉(superior ophthalmic vein,SOV)海绵窦造影,其中A型17例,B型1例,D型10例。结果 海绵窦造影显示,海绵窦接近正常者12例(42.86%),其中海绵窦狭窄3例,网状海绵窦9例。海绵窦扩大者16例(57.14%),包括局限性扩张呈静脉湖状14例,其中海绵窦囊性占位者5例,即囊中囊表现,提示存在外伤性动脉瘤;海绵窦分隔2例。辅助动脉造影检查发现,CCF合并同侧颈动脉闭塞者2例,颈动脉狭窄3例,合并外伤性动脉瘤5例,其中2例发生严重鼻出血。28例均经眼上静脉入路或眼上静脉+动脉入路闭塞CCF及假性动脉瘤,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眼上静脉-海绵窦造影与颈动脉造影结合,于动脉外闭塞CCF瘘口或闭塞海绵窦瘘,可提高CCF治疗的成功率并保持载瘘动脉的通畅率,有助于CCF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及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静脉瘘主要是指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nous fistula,CCF)和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CCF是海绵窦段的颈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病理性动—静脉沟通。DAVF多为颈外动脉与颅内静脉窦形成病理性动—静脉沟通。颅  相似文献   
16.
孙瑞发  尹龙 《天津医药》1995,23(12):724-726
报道1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与静脉窦部分或全部狭窄,闭塞以及与外伤有关。颈外动脉供血为主,颈内动脉、椎动脉也可联合供血,引流也很复杂。全脑血管造影可确立诊断。手术结扎供血动脉可暂时缓解症状,但瘘口依然存在,很快复发。经血管内动脉联合静脉治疗,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近瘘口处,用不同的栓塞材料Ivalon、Coil、真丝微粒、线段、IBCA闭塞瘘口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Ivalon在AVF中弥散度较好,栓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治疗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之原因,以及诊断、处理与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1994年5月-2002年6月42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于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因导管穿破瘤壁3例),弹簧圈穿破瘤壁8例,高压注射致破裂1例,不明原因3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即刻加深麻醉、迅速致密性栓塞动脉瘤并给予鱼精蛋白逆转肝素化,或行脑室外引流及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15例手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经治疗后完全康复11例,轻度致残1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破裂主要与动脉瘤的形态及结构有关,缺乏临床经验也是导致术中破裂原因之一。其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患手术前状态以及迅速而正确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采取早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用自制的多形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囊。动脉瘤的位置:前交通动脉(ACoA)7例,后交通动脉(PCoA)6例,中动脉(MCA)2例,眼动脉1例,后循环4例。病人分级:HuntHesII级3例,II级及IV级各7例,V级3例。16例于3天内治疗,其余4例于6天内治疗。结果18例闭塞90%以上,其中8例动脉瘤完全闭塞(40%),2例死亡。术后观察3个月~2年,15例效果良好,3例残留轻~中度瘫痪,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急性期破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鉴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多年经验,我们研制了软线型蝶骨电极进行脑电描记及监测(或遥测)以明确颞叶癫痫术前的定位和定侧诊断,提高确诊率及疗效。 1 电极制作 由7根合股细镀银铜丝外包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制成外径约0.35mm之软线,截取12cm长,将头端之绝缘层裸去1.5mm,于距头端2mm处将线反褶成钩形,线之另一端焊接于外带绝缘套的铜质微型插座上,该插座与带相配插头之导线相接,再连至脑电图机或遥测装置上,将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用电解脱弹簧圈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电解脱弹簧圈(electrolysis detachable coils,EDC),其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进口的电解脱弹簧圈,提高动脉瘤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我国的介入医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