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朱倩  褚丽芳  马彩云  姚洁 《检验医学》2023,(11):1069-1074
目的 探讨血清miR-140-5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mRNA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AIS患者163例(AIS组)和体检健康者57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根据3个月后是否并发VCI将AIS患者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40-5p和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IS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140-5p、PGC-1α mRNA判断AIS患者发生VCI的效能。结果 AIS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VCI组血清miR-140-5p相对表达量高于非VCI组(P<0.05),PGC-1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非VC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相似文献   
282.
目的 探究消癥抗癌方联合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采取消癥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两组SCCA、CA125、CEA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癥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283.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5日至2020年5月25日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PICC置管.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84.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KOA)能谱CT成像的髌下脂肪垫(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期KOA患者118例,其中寒湿痹阻证51例(A组),气滞血瘀证40例(B组),肝肾亏虚证16例和气血虚弱证11例(C组),使用能谱CT检查后行基物质分离图像后处理及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KOA能谱CT成像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及骨赘评级的差异。结果:各证型间脂肪/肌肉物质分离图像IPFP最大面积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低,C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高(P<0.05),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面积小(P<0.05)。各证型间膝关节外侧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FP脂基物质含量和关节间隙面积均与发作期KOA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能谱CT基物质分离成像在中医辨证施治KOA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协同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分娩的80例孕妇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2周、产后1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协同护理模式可保障产妇身心健康,为产妇营造良好产后康复环境,疏导产妇负性情绪,避免产后抑郁,提升产妇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86.
杨春枝  卢丹丹  姚洁  刘芳 《职业与健康》2023,(19):2691-2695
目的 探讨陕西省本科护生实习前的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4所护理本科院校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589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专业自我概念现状、职业成熟度现状的相关分析。结果 实习前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85.81±10.76)分,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08.44±11.24)分,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成熟度呈正相关(r=0.46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自我概念的管理能力、满意度以及沟通交流能力3个维度进入实习前护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模型(F=64.827,P<0.01),可独立解释职业成熟度24.6%的变异。结论 本科护生实习前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越高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培养和提高,促进护生实习前的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28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2022年11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基底动脉狭窄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8例,根据是否行血管内治疗分为血管内支架植入(Endovascular Stenting, EVS)组及非EVS组,在治疗前后对其进行注意与处理速度—连线试验(TMT-A)、执行功能—连线试验(TMT-B)、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问卷调查。并追踪随访6个月,再次进行TMT-A、TMT-B、MMSE等神经心理学测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次CT灌注(CT perfusion, CTP)检查,评估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总结对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期间纳入78例患者,年龄(45.03±13.00)岁,男女比例为1.79∶1,EVS组及非EVS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1周内,MMSE改善情况EVS组与非EV...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调查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运动效能现状,并了解该人群对运动类应用软件(APP)的使用和需求情况,为制定KOA患者的运动康复类AP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9-11月咸阳市3所三甲医院共20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一般资料、运动效能情况、使用手机APP情况及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需求情况。结果 KOA患者运动效能得分为(48.48±11.489)分,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每周锻炼次数、是否曾使用过运动类APP是其影响因素(P<0.05)。以往使用过运动类APP的患者占比18.5%;是否使用运动类APP与年龄、职业、学历、人均月收入、手机类型、是否曾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每周锻炼次数及时间、对智能手机的熟悉程度、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有关(P<0.05)。67%的患者表示愿意使用针对KOA的运动类移动医疗APP。在对此类APP的需求中,专家直播授课、疾病知识宣传(短视频)、短程指导运动锻炼情况的功能期望度较高。结论 KOA患者运动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的KOA患者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应用程度不均,对运动类移动医疗APP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289.
随着放射治疗(radiotherapy, RT)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恶性肿瘤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放射治疗心脏附近肿瘤过程中,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心脏损伤,出现一系列的临床及病理改变,即放射性心脏病(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 RIHD)。RIHD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进一步探究RIHD的发病机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手段,对临床医生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RIHD近年来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90.
姚洁  徐亚萍 《浙江医学》2015,37(6):458-461
目的 调查耳鸣患者睡眠特征,分析其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260例耳鸣患者病史,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并分为4 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中睡眠障碍占48.5%,焦虑患者占14.6%,抑郁患者占16.2%,其中51.6%的患者有日间功能障碍,仅5.0%患者使用安眠药物治疗;影响焦虑障碍发病因素:性别、病程、响度、睡眠;影响抑郁障碍发病因素:病程、响度、睡眠。焦虑合并抑郁组的睡眠障碍评分[(12.12±4.39)分]要高于仅焦虑组评分[(8.92±3.34)分]、仅抑郁组评分[(8.69±4.01)分]和无焦虑抑郁组评分[(6.14±3.95)分],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在耳鸣患者有较高发生率,女性、急性病程、高响度、睡眠障碍是焦虑发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程、高响度、睡眠障碍是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