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本文分析1989年我科收治的308例颅脑外伤的手术疗效,包括手术清除急性硬膜外血肿67例,硬膜下血肿80例,脑内血肿125例,复合性血肿36例,共死亡67例,死亡率为21.8%:其中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140例,死亡59例,死亡率42.1%,与近年国外报道结果相近。文章还对GCS评分与手术死亡率关系以及血肿类型,脑实质和脑干是否受损与预后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2.
高泌乳素血症1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HPRL)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与泌乳素腺瘤的关系。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为HPRL的166例患者临床资料、激素指标,其中4年为回顾性分析,1年为前瞻性研究。 结果大部分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0~40岁,月经不调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见于141例患者(84.9%);其次是溢乳,见于114例患者(68.7%)。发病原因中,泌乳素微腺瘤见于62例患者(37.3%),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见于26例患者(15.7%)。泌乳素微腺瘤患者泌乳素水平为(161.2±60.6)ng/mL,和其他任一原因导致的HPRL患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泌乳素微腺瘤是HPRL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特发性HPRL。单从血清泌乳素的水平并不能确定患者是否一定存在微腺瘤。  相似文献   
33.
介绍近年来颅内恶性肿瘤的局部缓释化疗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以及新近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新霉素、苯丁酸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F98胶质瘤细胞注入Fischer3 44大鼠尾状核头处制成鼠脑胶质瘤模型 (治疗组各 2 0只 ,对照组 10只 )。于种植后第 10天开始将新霉素 10mmol·L-1局部注入到肿瘤中心 ;苯丁酸钠 60mgbid ,腹腔注射。分别与治疗后第 6,12 ,18天行MRI增强扫描检查并计算肿瘤体积。结果 :治疗组 60只全部存活。前后体积对比显示治疗组肿瘤缩小显著 :新霉素组 ( 4 4 5± 1 1)mm3 相对于 ( 3 2 2± 0 9)mm3 ,P <0 0 5 ;苯丁酸钠组 ( 4 6 2± 0 9)mm3 相对于 ( 15 4± 1 1)mm3 ,P <0 0 1;联合组 ( 4 5 0± 1 1)mm3 ,相对于 ( 8 2± 2 1)mm3 ,P <0 0 1;对照组有 8只死亡 ,体积对比显示肿瘤明显增大 [( 4 5 3± 1 2 )mm3 相对于 ( 68 1± 1 2 )mm3 ,P <0 0 5 ]。结论 :新霉素和苯丁酸钠对胶质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联合用药抑制胶质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
实验性脑出血后组织水含量和ATP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中风所引起的脑水肿是能量代谢障碍所致,以细胞内水肿为主[1]。研究发现: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就有血流量下降,对其原因有多种假说,如颅内压增高[2]、血肿机械压迫[3]、介质释放所致的血管痉挛[4]等。但上述假说有些并不符合临床的具体情况。最近有报道[5]认为脑出血后早期,血肿周围组织因处于缺血状态,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导致了脑水肿的产生。本实验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血肿周围组织水分和AT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相互关系。 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 成熟雄性Wistar大鼠96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12组,分别为脑出血后1、4、12、24、48、96、1 68h组,假手术后1、12、48、168h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n=8)。  相似文献   
36.
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脑胶质细胞瘤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体外敏感性试验结果指导化疗病人与常规化疗病人进行对照研究,评价肿瘤细胞体外敏感与体内化疗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行肿瘤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先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然后应用MTT比色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化疗方案;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生存机能状态和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与试验组相匹配的常规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随访两组的生存机能状态、复发情况和死亡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试验组评价时的KPS评分为64.52±35.84,对照组则为33.60±36.24,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t=4.516,P=0.000);术后随访2~4年,试验组的复发率为32.3%,对照组则为60.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8.620,P=0.003);试验组的病死率为22.6%,对照组则为48.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7.978,P=0.005);试验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7.29,P=0.0069)。结论应用药敏试验指导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机能状态,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药物对肿瘤细胞作用在体外敏感与体内有效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E2F1、MDM2在不同级别恶性人脑胶质瘤中表达的水平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共82例胶质细胞瘤标本(I级胶质瘤20例、Ⅱ级胶质瘤20例、Ⅲ级胶质瘤21 例、Ⅳ级胶质瘤21例)进行E2F1、MDM2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E2F1在低级别(I级、Ⅱ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在高级别(Ⅲ级、Ⅳ级)胶质瘤中较低,两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3.919,P<0.05);而MDM2在低级别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较低, 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较高,两者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X2=12.602,P<0.01)。结论 E2F1和MDM2 在胶质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后者在其中扮演了癌基因的角色。  相似文献   
38.
颅内软骨瘤极少见,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16%,且多位于颅中窝底蝶鞍旁,而位于额顶部硬脑膜下者极其罕见。我所几十年来亦仅见此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郑某,男,52岁,已婚,1990年7月21日入院,患者左下肢远端进行性乏力,左小腿发作性痉挛性抽搐3年,每次持续5~6分钟,每月发作4~5次。近半  相似文献   
39.
40.
颅内压是观察颅脑重危病人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采用颅内压监护技术对重危病人作连续观察,已被公认是一种先进技术。这不仅能使医师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也为临床科研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并促进了对颅内压生理及病理的深入了解。有关颅内压监护术的概况,已有文献综述。本文是在颅内压持续描记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将国产医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