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2.
患者男,23岁。因头痛1年,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伴抽搐发作于2005年3月26日入院。3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颅内多发脑膜瘤直接行γ-刀放疗,放疗后症状加重要求手术治疗入我院。辅助检查:CT:右侧额叶及窦汇区等高密度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中线向左侧移位;MRI:肿瘤有两处,一处位于右侧额叶,另一处位于窦汇区,呈等T1长他信号,增强呈较均匀一致强化;MRV示窦汇不全性闭塞。故决定分二期手术,一期行右额叶肿瘤切除及去骨瓣减压术;二期行窦汇区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基底位于右矢旁硬膜,质地硬,有钙化,与脑组织边界欠清,术中全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镜下所见:短梭形瘤细胞呈束状密集排列,核有异形,见核分裂相,瘤组织内见大量CD34和CD31标记阳性血管裂隙,网状纤维异常丰富,部分区域见未成熟软骨成分及片状钙化;免疫组化:瘤细胞:EMA(-),SMA(-),S100(-),Des(-),Vimentin(+/-),MIB-1 L15%。病理诊断:(右额叶)间叶性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新霉素、苯丁酸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胶质瘤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F98胶质瘤细胞注入Fischer344大鼠尾状核头制成胶质瘤模型。于种植后第10天将新霉素10 mmol·L-1作为局部用药注入到肿瘤中心,苯丁酸钠全身用药。分别于治疗后第6、12、18天MRI增强扫描计算肿瘤体积;18 d后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标本的C-myc、Cyclin D1、第Ⅷ和TUNEL进行标记染色观察药物抑制。结果:治疗组60只鼠全部存活,对照组10只中有8只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治疗组标本中的C-myc和Cyclin D1蛋白染色计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其中新霉素治疗组血管计数显著减少(P<0.01);苯丁酸钠组前后对比血管计数没有变化(P>0.05)。结论:新霉素和苯丁酸钠单用后对胶质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后效果更明显。机制可能是同时下调C-myc和Cyclin D1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新霉素还阻止肿瘤血管的形成,遏制了肿瘤。  相似文献   
24.
了解侵入颅内颅骨肿瘤的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增加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诊疗水平。材料和方法:搜集1986-1996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颅骨肿瘤(包括肿瘤样变),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CT和MRI放射学表现,并评价手术、放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X线平片、CT、MRI三者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3%、95%和100%,综合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1%,误诊3例,占9%。结论:由于肿瘤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头颅X线平片、CT、MRI三者结合综合分析对颅骨肿瘤具有定位定性作用。X线平片可作为颅骨肿瘤诊断的首选检查,MRI则能清楚显示肿瘤的生长方式以及肿瘤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手术治疗效果好,部分肿瘤术后放疗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25.
Dandy于1936年成功地切除了松果腺瘤,而Kra use1926年使用了不同于Dandy的手术入路,切除了松果腺区的肿瘤.此后,对于松果腺区的手术曾提出多种治疗方案,最近,由于显微技术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松果腺瘤的手术已逐渐安全.松果腺瘤的外科暴露:1921年Dandy首次提出松果腺瘤手术,鉴于其手术死亡率较高,作者认为,损害了复杂的深静脉网不仅引起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出血,而且易致血栓、间脑水肿和昏迷.故在许多病例,暴露肿瘤时应避开,保留这种静脉丛.  相似文献   
26.
Fas/APO-1基因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分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中Fas抗原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 用Fas单克隆抗体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例正常脑组织及 6 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星形细胞瘤的每mm2 平均光密度值和Fas阳性细胞数 ,并用LeicaQIW 5 0 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Fas阳性表达。在星形细胞瘤中Fas阳性表达可见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增生的星形细胞。不同级别间的星形细胞瘤的Fas抗原表达的两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呈随级别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在原发性星形细胞瘤中 ,Fas抗原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徐健  周范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32(2):212-215,F004
目的研究CD44s(standard form of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确CD44s与胶质瘤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探讨其与脑恶性肿瘤侵袭浸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胶质瘤4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s蛋白的表达,同时以RT-PCR法检测CD44s mRNA的表达。正常脑组织标本作阴性对照。结果CD44s蛋白和CD44s mRNA在胶质瘤中异常高表达,且与胶质瘤分级、术后复发密切相关,是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主要风险因子。结论CD44s的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密切相关,其定量分析有助于胶质瘤术后复发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
通过多因素COX模型方法对82例脑星形胶质瘤患者的19项可能影响病人预后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病人年龄、肿瘤囊性变、手术切除肿瘤程度、肿瘤级别以及胶质瘤细胞的DNA倍体特性五项因素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我院的蛛网膜囊肿(IAC)病人7例,均在显微镜下操作行囊壁切除加分流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 资料与结果 一般资料7例IAC病人,男5例,女2例,年龄12~64岁,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头痛4例,癫■2例,轻偏瘫1例。病灶位于外侧裂池3例,枕大池3例,桥小脑角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