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我院对118例需子宫切除的良性疾病施行了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硒对饮茶型氟中毒鼠抗氟能力和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氟化钠组、茶氟组、高硒对照组、高硒氟化钠组和高硒茶氟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氟化钠组饮用含氟100mg/L自来水,茶氟组饮用含氟100mg/L的砖茶浸出液,高硒组在饲料中加硒2.97mg/kg。3个月后处死实验动物,测定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离血清测定血氟,检测氟斑牙发生情况,取股骨干骺端进行骨小梁面密度分析。结果高硒氟化钠组血氟同氟化钠组比较明显降低(t=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茶氟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茶氟组和氟化钠组不论是否加硒,两组间氟斑牙和骨小梁面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硒可以降低氟化钠组大鼠的血氟浓度,但不能明显减轻大鼠氟中毒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比研究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76例EH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乌拉地尔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12及24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CO均无变化,而A/E比值则明显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I、VST、LVPDWT在比索洛尔组明显下降,而在乌拉地尔组则无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比索洛尔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实用的趾甲含砷量的分析方法,为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样品用2%的中性洗涤剂,温水浸泡30min清水洗净,用硝酸-高氯酸(2:1)3ml消化0.2g趾甲样。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趾甲砷。结果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相关系数≥0.9995,取样量为0.2g时,检出限为0.0243μg/g;该方法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10%;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操作较简单、快速,适用于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趾甲砷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救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循环功能、心理状态(SAS、SDS)变化,并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平均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ICU综合征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有效稳定患者循环功能,降低其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ICU入住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该种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多元多维定量指纹图谱交叉评价防风通圣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防风通圣丸五波长(246、254、265、280、300 nm)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紫外光谱指纹图谱(UV-FP)、红外光谱指纹图谱(IR-FP)和热值谱(HVF),形成多元多维方法交叉定量评价FFTSP质量。方法用系统指纹定量法(SQFM)评价五波长指纹图谱并用指纹熵权整合评价FFTSP质量。用190400 nm区间UV-FP表达π→π*,n→π*和n→σ*的化学组分,用4 000400 nm区间UV-FP表达π→π*,n→π*和n→σ*的化学组分,用4 000400 cm-1 IR-FP表达单键、双键和三键等的振动(或转动)对中红外线的吸收,均以光谱点为评价单元。用燃烧焓衡量中药有机物达到高价氧化态的热释放度,从而揭示有机组分总量。结果将五波长HPLC指纹图谱、光谱指纹谱和热值谱交叉定量评价出S1质量劣(8级),其余样品质量均在中等以上。4种检测信息相互补充、相应对照,描绘出FFTSP多元化学成分的分布状况,最终鉴定S7可作为FFTSP的标准制剂和标准指纹对照物。结论此4种多元多维指纹图谱的交叉整合能监测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价廉的探索性方法。多元多维指纹图谱技术在原理上优势互补,其合理交叉整合定性定量信息具备综合鉴定中成药质量全貌的技术基础,这为寻找中成药大复方体系的标准制剂提供了一种探索模式,具有现实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高血压患者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在健康体检人员中对104例移居西宁地区的男性,按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常规、肾功能、血脂。结果在这104例受试者中,高血压患者17例(高血压组),对照组87例。高血压组的体质量、血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原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究卒中后淡漠发病的结构基础。方法:将54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淡漠的临床诊断分为淡漠组(n=31)与非淡漠组(n=23),并采集颅脑T1、T2以及DT1序列MR影像;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梗塞灶位置,然后利用DTl进行基于体素的分析(VBA)以探究卒中后淡漠结构基础。结果:AES-C评分存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余各项资料则未发现组间差异。左侧前部放射冠区、胼胝体膝部、压部、毯部的FA值在淡漠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左侧额叶-皮质下环路及胼胝体膝部、压部、毯部白质结构的破坏可能与卒中后淡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