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听性行为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听力因素对新生儿听性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提高新生儿行为测听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供参考。方法 102名正常新生儿按分娩方式为顺产组42例,剖宫产组60例,经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usticemission,TEOAE)测试;后声场给声,刺激声分别为3kHz纯音、高频窄带噪声及白噪声,声强为90dBSPL分析恒定强度下眼睑反应、头颈反应、面部反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反应频域参数合成机理。方法:用计算机叠加技术和脑干核团定位技术,分别测试听觉脑干反应(ABR) 、耳蜗核腹核听觉诱发反应(CN- AEP) 、内上橄榄核团内听觉诱发反应( MSO- AEP) 、外侧丘系腹核内听觉诱发反应(LL- AEP) 和下丘核中央核团内听觉诱发反应(IC- AEP) 。采用平均功率谱分析方法,对ABR及AEP的主波单波进行谱分析。结果:豚鼠ABR 呈现波Ⅰ、Ⅱ、Ⅲ、Ⅳ四个波,CN- AEP 中波Ⅱ为主波,MSO- AEP波Ⅲ为主波,LL-AEP波Ⅳ为主波,IC- AEP波Ⅴ为主波,AEP中各主波与ABR 相对应波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与ABR 频谱相比,AEP各主波单波频谱均存在三个谱能量集中区,即F0 、F1 和F2 ,但三谱峰值有不同程度下降,低位脑干以F2 下降明显(P< 0 .01) ,高位脑干以F1 下降明显(P< 0 .01) ;各谱峰中心频率向低频移动,频谱带宽变窄。结论:整个听通路各核团均不同程度含有F1 和F2 固有振荡频率成份。低位脑干以F2 合成贡献为主,高位脑干以F1 合成贡献为主,F1 和F2 是多种神经元核团及听神经不同谐振频率所合成。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豚鼠建立有效的耳鸣动物模型,寻找相应代表耳鸣的电生理学客观指征。方法:采用长期注射水杨酸盐来建立有效的耳鸣动物模型,以耳蜗神经活动的平均谱(ASECA))为客观监测指标。结果:(1) 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后ASECA幅值逐渐上升,2-3周达最大值(ASECA-1kHz幅值约上升20%-25%),且未观察到CAP阈值的明显变化。停止注射后2-8周ASECA-1kHz幅值水平逐渐恢复至初始值。(2) 注射3周后ASECA-1kHz上升幅值相当于对照组给予55-60 dB SPL同侧噪声引起的ASECA-1kHz上升值。结论:长期注射水杨酸盐所建立的耳鸣动物模型是非常有效的,且在耳鸣动物模型中检测到的ASECA特征变化很可能为耳鸣的客观指征。  相似文献   
94.
直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种十分满意的方法对助听器输出的言语和环境噪声的特性进行在位实时有效测量 ,影响了对助听器 ,特别是数字式助听器的评估和验配。近年来兴起的信号分析的小波技术 (waveletfanalysis)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信号分析中 ,通常采用的是傅立叶变换 ,它是一种把复合波分解为若干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的数学方法 ,通过变换 ,可以得到整个信号的频谱特征 ,但是它是信号f(x)在整个时间域上的加权平均 ,难以取得信号在该时间域的局部性质。有用加窗傅立叶变换或短时傅立叶变换 ,即在傅立叶变换前先设定一个有限区…  相似文献   
95.
耳鸣电生理学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耳鸣神经生理学机制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长期注射水杨酸盐来建立耳鸣动物模型,以耳蜗神经活动的平均谱(ASECA)为指标,观察不同声刺激条件下耳蜗神经相应电活动的改变。结果: (1)最初第1次注射水杨酸盐数小时后,ASECA幅值呈急剧下降,注射2周和3周后,这一下降程度明显减弱。(2) 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后,ASECA幅值逐渐上升,但长期注射后期,ASECA-1 kHz的调谐曲线显示其敏感性部分降低。(3) 对照组中等强度同侧宽带噪声引起类似水杨酸盐注射2-3周后ASECA-1 kHz上升幅度的结果,但却引起较高频率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提高。结论:耳鸣动物模型中ASECA幅值上升的特征变化极可能为蜗神经纤维同步性自发放电活动的增强。  相似文献   
96.
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后神经再支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通过测试再生神经及肌肉的功能,探讨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后神经再支配情况。方法 选用48只成年大耳白兔,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横断左侧颞骨内面神经,神经近远端分别用几丁质管和硅胶管桥接,术后1月、3月和5月进行面部行为学观察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两种人工室5月组比3月组睑裂缩小、上唇自发运动有力、叩鼻后长须更明显偏向外侧、电极刺激神经后面肌收缩剧烈。术后3月,几丁质组(Ch)和硅胶组(Si)与正常(N)比较,两组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IP)较长、动作电位波幅(AMP)较低,神经-肌肉传导速度(NMCV)较慢,有显著性差异(F=72.93-95.16,P&;lt;0.01)。术后5月,差距减小,但仍有显著性差异(F=4.144-5.773,P&;lt;0.05)。神经电生理显示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潜伏期逐渐缩短,动作电位波幅逐渐增高,神经-肌肉传导速度逐渐增快,两种人工室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人工室修复颞骨内面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肌肉重获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97.
听觉是声音作用于听觉系统引起的感觉。声音是一种振动 ,是由一定的能量作用于可振动的物体而产生并由介质传播的波 ,即从振动物体发出来的。陆生动物听到的主要是气播声 ,传播介质是空气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用橡皮槌敲音叉时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的叉枝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振动 ,尤其是C1或C2 低频振动感更强。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 ,因而声波的频率也有高有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大致从 2 0~ 2 0 0 0 0Hz。不能引起我们听觉的低于可听声的叫次声 (次声频率高限大致为 2 0H…  相似文献   
98.
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9.
表达HPV16-E6/E7基因的人喉鳞癌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表达HPV16-E6/E7基因的人喉鳞癌细胞系。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携带有HPV16-E6/E7DNA的真核表达质粒导入体外连续传20代的HPV阴性的Lscc-02喉鳞癌细胞系,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PV16-E6/E7基因在Lscc-02细胞系中的整合和表达。结果第22代和第35代细胞中,PCR和Western blot均分别检测出E6/E7基因和蛋白的存在,显示HPV16-E6/E7基因整合于Lscc-02细胞系中并能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HPV16-E6/E7基因的人喉鳞癌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HPV16-E6/E7基因在喉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喉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上颌骨掀翻入路颅底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临床选择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治疗颅底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1月采用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治疗的17例颅底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以中间颅底病变为主9例,以侧颅底病变为主8例,2例累及颅内。病理诊断为脊索瘤5例,横纹肌肉瘤2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侵袭型垂体瘤1例,神经鞘瘤2例,嗜酸性多形性腺瘤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2例在本次手术前曾行放射治疗,9例患者接受术后放疗。结果17例颅底肿瘤患者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1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0—60个月(中位时间为28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4和26个月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1例横纹肌肉瘤患者术后1年失访,其他14例存活。Kaplan-Meier法统计12例恶性肿瘤的1年生存率91.67%,2年生存率为72.92%。17例患者面部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上颌骨坏死和面部畸形,无面神经功能障碍和下睑外翻。全部患者均有术侧面部感觉障碍和溢泪。腭瘘发生率为23.5%(4/17),术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58.8%(10/17)。17例患者中无错位咬合,4例患者遗有明显张口困难,发生率为23.5%(4/17)。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未行特殊处理,自愈。结论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是治疗中间颅底或侧颅底以及同时累及两个解剖区域病变时一种较好的选择。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溢泪、面部感觉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张口受限及腭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术式的广泛应用,尚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