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医药卫生   22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背景: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短期疗效优良已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但有关其中长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资料较少。目的:总结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11/2007-1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接受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其中单节段置换30例,双节段置换4例。于置换前、置换后7d、3,6,12,24,36,48个月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JOA评分、颈部及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颈椎正侧位及功能位X射线片测量手术节段、邻近节段及C2~7屈伸活动度的变化,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变化及手术节段的轴向平移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置换后神经症状均明显好转,各随访点SF-36生活质量量表躯体评分和心理评分、JOA评分、颈部和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置换前明显改善(P〈0.05),3个月之后各随访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入的Bryan假体历次随访均保留了〉2°的活动度,未发现手术节段异位骨化与自发性融合,随访48个月时手术节段及C2~7屈伸活动度较置换前略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下邻近节段屈伸活动度维持了置换前水平;手术节段的椎间高度由置换前的(6.04±1.02)mm增加到(8.44±0.43)mm(P〈0.05);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及手术节段的轴向平移均维持了置换前水平。说明Bryan人工颈椎间盘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效果良好,较好的保留了手术节段、邻近节段及整个颈椎的运动学特性,且近中期并发症很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前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CPVA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研究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并与术前做对比分析。结果:成功组术后左心房容积、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小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4个肺静脉口截面积较术前缩小(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左下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面积较术前减少(P<0.05)。CPVA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狭窄率小于50%者分别为61.6%及56.3%;狭窄率50%~70%者分别为3.6%和5.4%。结论:(1)CPVA成功后可逆转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重构,而复发组未出现明显逆重构。(2)CPVA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  相似文献   
993.
背景:近年来脊柱非融合技术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与争论的热点。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作为腰椎后路非融合器材,国外虽已应用较长时间,但国内尚处于试用阶段。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并对其早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8-10/2010-06使用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31例,对其中随访超过1年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式均为后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置入;1例患者术中置入2枚Coflex。治疗前及各次随访时均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量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及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并测量治疗前后、各次随访时腰椎前屈后伸位置入节段及其上下节段活动范围、Colfex上下极板夹角及置入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量表评分、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获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置入节段椎间高度及其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flex上下极板夹角在过伸位较中立位显著增大(P〈0.05)。提示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等腰椎退变性疾病安全有效,在腰椎后伸时能够有效分担载荷,同时对腰椎生理活动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护腰椎功能,早期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制备大黄素传递体,并建立其有关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大黄素传递体,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采用Zetasizer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分析其大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等.结果 大黄素传递体最佳制备配方为去氧胆酸钠与磷脂比为1∶8,胆固醇与磷脂比为1∶3,维生素E与磷脂比为1∶20,大黄素与磷脂比为1∶6.所得大黄素传递体Zeta电位-15.11 mV,平均粒径为292.2 nm,球形圆整,大小均匀.在检测波长为435 nm处的吸光度(A)与药物浓度[C,(g/L)]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50.485C -0.0913(R2=0.9991),测得平均包封率为(69.35 ±0.25)%.结论 该传递体制备处方精确合理、工艺简单可行,所得传递体带负电,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包封率高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中无水茶碱的含量。方法 Waters C18,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线性范围5.1~40.9mg/L,r=0.999 9,平均回收率99.06%(n=6),RSD=0.2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24例患者的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有23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狭窄或闭塞。其中15例行DSA检查,175段血管中14段狭窄程度与CTA不同。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DN的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糖胺聚糖类药物舒洛地特可以降低DN患者尿蛋白,具有肾保护作用.我们应用糖肾灌肠方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D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全肠外营养(TPN)组26例,行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炎、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及对症治疗等;②肠内营养(EN)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3d左右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逐渐停止肠外营...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埃索美拉唑防治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服用NSAIDs的老年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40例)和法莫替丁组(40例),观察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监测给药后第2、4、6天胃液pH值。结果在埃索美拉唑组,34例患者无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发生,5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7.5%;在法莫替丁组,8例患者发生明显出血,13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为47.5%,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4、6天,埃索美拉唑组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5.44±0.67比4.18±0.72、5.61±0.71比4.85±0.85、5.74±0.63比5.13±0.79,P均〈0.01)。结论早期应用埃索美拉唑可显著降低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其胃液pH值。  相似文献   
1000.
护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护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瘦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25 g/次,3次/d;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肝降脂方加减治疗,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肝脏CT值和肝脾CT比值评价;检测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量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81.6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脾CT比值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C,TG和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和脂联素高于对照组,瘦素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MI和腰臀围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R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肝降脂方具有护肝、降脂作用,能显著改善NAFLD,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IR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