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9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人胃癌Runx3基因CpG岛甲基化的关键位点和演进.方法:应用MSP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26例人胃癌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Runx3基因CpG岛从5'区向转录起始点方向连续6个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根据MSP的结果计算出上述连续6个位点的甲基化阳性率,结果随着向转录起始点方向的演进,各位点甲基化的阳性率逐渐降低,胃癌组和癌旁组从第3位点开始出现差异,至第5和第6位点差异显著(P<0.05);按照胃癌分化程度分组,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在3-6位点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与癌旁组Runx3蛋白表达水平(0.499±0.106 vs 0.721±0.080)以及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0.437±0.053 vs 0.617±0.073)Runx3蛋白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胃癌Runx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从5'区向转录起始点方向演进,甲基化的演进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转录起始点部位可能为Runx3基因甲基化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82.
刘晓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54-254
医学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教学、教学与临床的联系、实验教学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基因(hepatitis B virus,HBX)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转人人肝癌细胞HepG2中,建立表达HBX的HepG2/HBX细胞模型;以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pcDNA3.1细胞为对照,于转染后24、48、72、96 h收集细胞标本,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细胞凋亡率变化情况,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细胞内HBX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以及JNK、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情况.结果 转染24 h后HepG2/HBX细胞中即检测出HBX表达,且其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P<0.05);对照组细胞中各时间点均无HBX的表达.转染后各时间点,HepG2/HBX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Fas、FasL表达量和JNK、c-Jan蛋白磷酸化水平亦均增高(P<0.05);且HBX mRNA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Fas和FasL表达量以及JNK、c-Jun的磷酸化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x可通过上调JNK、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而促进FasL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5.
妊娠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猝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以妊娠中晚期孕妇发生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为特征.ICP具有较高的胎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6.
郑津昱  刘晓梅 《医学信息》2009,22(10):2099-2100
目的观察比较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低盐饮食、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有心绞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缬沙坦组(常规治疗+缬沙坦)、贝那普利组(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疗程为2个月。用药后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缬沙坦组及贝那普利组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与贝那普利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及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而缬沙坦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更适合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87.
无痛分娩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无痛分娩技术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2008年我院和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的产妇病例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我院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我院由10.03%到15.64%,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由10.67%到15.28%,2008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由于无痛分娩技术常规广泛开展,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为12.18%。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m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测定36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A组)和2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B组)及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C组)胎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4、IL-6、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组TNF-α、IL-6、IL-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81±0.23)、(1.31±0.19)和(0.99±0.16),显著高于B组的(0.98±0.18)、(1.07±0.15)和(0.61±0.12)及A组的(0.92±0.14)、(0.72±0.11)和(0.65±0.11)(P<0.05).C组IL-4、IL-10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9)和(0.25±0.15),显著低于B组的(0.59±0.16)和(0.83±0.20)及A组的(0.81±0.13)和(0.94±0.25)(P<0.05).B组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B组IL-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 mRNA表达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9.
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34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科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多数学者认为KD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原因触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的全身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90.
刘晓梅 《河北医药》2009,31(23):3250-3251
目的探求一种安全、实用的适合于小儿无框架立体定向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0例拟行无框架立体定向术的患儿,ASAⅠ~Ⅱ级,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推;麻醉维持:丙泊酚以30~40μg·kg^-1·min^-1、氯胺酮以10~30μg·kg^-1·min^-1静脉微量泵入维持镇静镇痛。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患者神志消失时间、清醒时间、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注药后至清醒,患儿MAP和HR与注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注药后1min、3min患儿RR减慢,SpO2下降,但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神志消失时间为(50.1±9.5)s,清醒时间为(14.1±3.8)min。所有患儿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术中安静入睡,无肢体扭动、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安全可靠,可控性强,副作用小.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