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医药卫生   190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2015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进行的新制度,本文以内分泌专业为例,从临床教学师资、临床教学课程和临床教学方式三方面浅谈新制度下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2.
miR-34a在牙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牙龈鳞状细胞癌(GSCC)及癌旁组织中小分子RNA 34a(miR-34a)的表达水平,探讨miR-34a表达与GSCC患者肿瘤大小、恶性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确诊为GSCC患者手术切除的G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GSCC和癌旁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GSCC患者GSCC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GSCC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3.03,P=0.004);GSCC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与GSCC患者肿瘤大小及恶性程度有关联(P<0.05),但miR-34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联(P>0.05)。结论:GSC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检测miR-34a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GSCC患者的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993.
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至少有65%~75%的患者发生骨转移[1].在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有85%~100%的患者存在骨转移[2].目前,国内虽无确切的资料,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骨转移却较常见,发生率甚至高达85%.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导致患者发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地区回族老年人群糖代谢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确定调查人群,在指血糖初筛后的高危人群(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筛选糖尿病及其前期患者。采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对其中60岁以上被调查人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群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率:全部老年人群,回汉民族间及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0.767),60~65岁组高于65岁以上组(P=0.023);回族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60~65岁组显著高于65岁以上组(P=0.009),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低于汉族;吸烟为回族老年人群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20)。结论 与汉族老年人比较,回族老年人糖尿病及其前期患病情况存在年龄、性别的差异,吸烟为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诱导的过敏原非依赖性哮喘样模型小鼠的观察,探索IL-33对小鼠肺组织中T、B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和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组和IL-33组,分别将NS、IL-33于1~6 d连续滴鼻,之后隔天滴鼻至18 d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采用有创肺功能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气道炎性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B细胞亚群,NKT细胞和ILC2细胞数量及比例变化。结果 与NS组相比,鼻腔给予IL-33刺激可引起小鼠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生。IL-33组小鼠肺组织T细胞(CD3+T)及其亚群细胞数增多,Th2细胞(CD3+CD8-IL-4+)出现优势分化,Th1/Th2细胞比例下降(P<0.01);B细胞(CD19+B)及其亚群(B1a:CD19+CD23-CD5+CD11b+,B1b:CD19+CD23-CD5-CD11b+和B2:CD19+CD23+B220+)以及ILC2细胞(lineage-ICOS+ST2+)数出现明显增加(P<0.01);NKT细胞(CD3+CD8-CD49b+)比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IL-33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肺组织T、B淋巴细胞亚群和ILC2细胞的数量及比例改变,打破局部免疫系统平衡,引发哮喘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70例经齐拉西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70例经齐拉西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疾病明显发作次数少是齐拉西酮疗效好的预测因素(β=-0.496, P=0.000);既往有无明显急性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以阳性症状为主及疾病明显发作次数是有明显急性肌张力障碍和类帕金森综合征的预测因素(β分别为-0.634、0.332、-0.181,P分别为0.000、0.000、0.054);既往有明显静坐不能、疾病明显发作次数是明显静坐不能的预测因素(β分别为0.633、0.136, P分别为0.000、0.034)。阴性症状、病程长是齐拉西酮治疗有静坐不能的保护性因素(β分别为-0.310、-0.181,P分别为0.000、0.024)。结论 疾病明显发作次数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疗效较好;既往有明显锥体外系反应史者、疾病明显发作次数少者应用齐拉西酮易发生明显锥体外系反应;以阴性症状为主、病程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不易发生静坐不能;以阳性症状为主者易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和类帕金森综合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未治疗时间(duration of unmedicted psychosis, DUP)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不同年份(1994、2004和2014年)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DUP的变化。结果 不同年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的患者中,2014年就诊患者的DUP显著小于1994年和2004年,但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UP与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减分率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疾病未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其中学生、未婚和高学历群体的比例呈增加趋势,显示了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ve modulation radiotherapy, 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并随访放射治疗期间的相关合并症、术后及放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与生存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5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在放射治疗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频、尿急,2例出现轻度腹泻、腹胀,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发生;1例患者放射治疗疗后24个月,PSA由最低0.056 ng/mL升高至6 ng/mL,但无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恢复比卡鲁胺及亮丙瑞林治疗5个月后,PSA降至1.539 ng/mL。其他13例患者无生化指标反弹及临床局部复发。结论 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辅助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Bmi1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前列腺癌(65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标本中Bmi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将Bmi1染色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Bmi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良性增生组织明显增加(P <0.01);Bmi1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P <0.01),与危险分级(P=0.013)相关,与前列腺癌复发进展相关(P <0.05),但Bmi1表达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Bmi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其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高风险和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降血压作用.方法:分别观测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血压及SAS评分.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后其血压明显降低(P<0.01),SAS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因伴有焦虑症,仅用降血压药物难以理想控制血压,加用生物反馈治疗能缓解焦虑情绪并有利于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