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芽囊原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的人和哺乳动物道寄生性原虫。该生物体过去长期被错误地归属于酵母菌,直到1976年才逐渐确立其原虫地位。本从生物学(分类学、形态学、生活史、体外培养、动物病理)、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几个不同的方面简要地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2.
一步快诊试纸法试剂盒诊断旋毛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肉类的食用方法多样化 ,致使旋毛虫病有增加之势。猪是人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来源 ,因此如何更快速、简便地检测人畜旋毛虫感染是一急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研制出的数种检测旋毛虫抗体和循环抗原的方法已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应用[1~ 3] ,但均需时较长。近来 ,作者研制了一种全新的一步试纸条法检测旋毛虫抗体的快诊方法 ,其原理为免疫层析反应 ,采用特异性抗体和胶体金技术将处理过的制剂吸附在试纸条上 ,检测时可直接用受检者的血清或血浆做标本 ,无须任何仪器设备 ,若样品中…  相似文献   
23.
正1 病例患者,女,73岁,于2019年1月4日因"头颈部疼痛1 d余"入院,主要表现为1 d前患者坐位看电视时出现后颈部疼痛,为颈部牵扯痛,程度较重,呈持续性,不敢转动头部,转动头位时明显加重,无言语不清、肢体无力、麻木,无大小便异常,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视物成双,无束带感,患者自认为是"落枕",故入当地诊所行"按摩、膏药"等治疗后颈部疼痛无明显好转,且逐渐出现头部疼痛,为顶部及双侧颞部头皮轻度疼痛,呈持续性,现为诊治,遂入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估CYP4A1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脑梗死发病及梗死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DLDI-TOF-MS)对396例脑梗死患者及378例对照者的CPYP4 A11rs2269231、CPYP4A11rs9333025、CYP4F2rs3093135及CYP4F2rs2108622 SNPs进行检测。并对所有的脑梗死患者随访12月。结果 脑梗死组CPYP4 A11rs9333025 GG基因型频率发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PYP4 A11rs9333025 GG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OR=1.82,95%CI:1.24~5.04,P=0.016)。rs9333025 GG基因型患者在随访期内脑梗死复发率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rs9333025 AG基因型患者(P=0.04)。rs9333025 GG为脑梗死后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R=1.87,95%CI:1.16~5.36,P=0.003)。结论 rs9333025 GG基因型增加了脑梗死的易感性和脑梗死后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视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视诱发电位(VEP)异常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30例神经内科诊断为非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进行VEP检查,并分析VEP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VEP检查的异常率为76.7%。而82.6%的VEP异常者在临床上表现出视觉症状。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VEP检查中有较高的异常率,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何妮  易兴阳 《卒中与神经疾病》2022,29(4):359-364,368
目的 探讨15种基因变异型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正常人群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3A4,CYP3A5,CYP2C8,CYP2C9,CYP2C19、血小板膜受体(Platelet membrane receptor,P)2Y12、P2Y1和糖蛋白IIIa(Glycoprotein IIIa,GPIIIa)基因的15个变异型,通过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 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ehod,GMDR)分析基因-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 单基因分析方法显示15种变异型在IS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GMDR分析发现rs17110453A>C, rs2317676A>G和rs16863323C>T基因之间有显著的相互协同作用,交叉验证一致性10分,符号测试9分(P=0.016)。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A1C)等因素后含有rs17110453A>C,rs2317676A>G和rs16863323C>T变异型的个体是预测I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 95% CI=1.17~5.62,P=0.005)。结论 rs17110453A>C, rs2317676A>G和rs16863323C>T 3个基因位点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IS的发生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7.
冯芹  何妮  王淳 《临床荟萃》2008,23(19):1428-1428
患者,男,20岁,因突发头痛2小时于2008年1月8日收人我院.患者在睡眠中突感剧烈头痛,当时为后枕部搏动样疼痛,由同学迅速将患者送入我院.患者入院时意识清醒,自己能讲述病情.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8.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危害很大。以往曾研制数种检测旋毛虫抗体和循环抗原的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广为应用,但不能收到立等可取的效果。近期我们在另文中报告一种全新的简便、快捷的检测旋毛虫抗体一步快诊试纸条试剂盒(试纸条法)[1],该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无需任何仪器设备,3~5 min即可显示结果的特点。我们于1998~1999年用该法对郑州、襄樊两市部分人群(共2 445人)进行旋毛虫抗体流行情况调查,并和常用的快速ELISA[2]加以比较,结果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检测对象:选自郑州、襄樊两市旋毛虫病相对高发区的人群。郑州市不同职业人群随机抽样调查共1 228人,其中屠宰场工人285人,大专院校食堂炊食员430人,公共经营饭店从业人员127人,商场和副食店售货员292人作为检测标本。同时随机抽取了回族饭店的从业人员(多数为回民)94人进行检测以作比较。襄樊市郊健康体检人群随机抽样调查共1 217人。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以提高确诊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21例患者中6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子痫,严重高血压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病5例,严重肺部感染3例,肿瘤化疗后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呕吐、癫痫、一过性皮质盲。头颅CT及MRI提示枕叶为主、大部分顶叶、颞叶、少部分额叶白质区、脑干、小脑异常信号。经对症、脱水治疗及基础疾病治疗后,神经症状均短时间恢复。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是一组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提高对该组疾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能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