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2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医药卫生   1483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由自身骨性增生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损伤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实验提供造模方法一方法:30只健康家猫,手术显露右侧C7、C8和L5、L6冲经根及其椎问孔内口,用牙髓钻破坏椎间孔周围骨皮质后,将“V”形松质骨块沿骨壁嵌于神经根通道的骨性管道内及侧隐窝后方,左侧做正常对照。在造模术前和术后第2、4、8、12、24周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每次随机选6只,4~5只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神经根通道的狭窄程度和神经根受压状态,6只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椎间孔截面积测量。结果:术后早期实验侧肢体出现行为异常:而后有不同程度肌萎缩;后期部分肢体远端出现溃疡。影像学检查随着嵌压时间延长.实验侧椎间孔骨痂增多,狭窄加重。神经根受压变形,椎间孔骨性截面积8周后明显减小,与对照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神经根组织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神经束膜、内膜的水肿。髓鞘肿胀;4周后发生节段性脱髓鞘:8周时神经轴突增粗、断裂,远端瓦勒氏变性;12周后变性冲经结构崩解、吸收,形成空洞:24周时整个神经干纤维化。术后4周时实验侧MEP开始出现潜伏期延长;8周时伴有波形分化不清;12周波幅明显下降:24周MEP的引出困难,部分电位消失。结论:采用椎问孔内自体松质骨植入,造成神经根慢性嵌压性损伤模型成功率高,操作简单,适用于脊柱各个节段,其损伤部位和形式与临床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2.
目的:为提高CT对双侧脑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我们对14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3例,脑炎、脑外伤、脑梗塞与维生素B1缺乏症各2例,霉变甘蔗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与甲醇中毒各二例。结果:CT表现为双侧脑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呈片状、椭圆形或扇形,可伴有其他部位的低密度区、脑萎缩、脑软化灶、儿童脑发育不全、脑梗塞。结论:强调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的重要性。肝豆状核变性有肝肾的损害,维生素B1缺乏症用VitB1诊断性治疗有效,脑外伤、一氧化碳及霉变甘蔗中毒等均有明确的病史。一氧化碳中毒常伴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MR检查有特征性,呈短T2低信号。  相似文献   
143.
万玉莹 《中原医刊》2006,33(2):65-65
中期妊娠引产是产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院面对的是广大农村患者,她们文化层次低、又缺乏避孕知识,带环怀孕或结扎术后再孕者,往往因其上腹部不适先就诊于消化内科,最后到妇产科就诊时已达孕中期而失去早孕人流时机。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在基层医院应用于中期妊娠,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4.
消炎痛(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本品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往认为偏头痛发作是颈外动脉扩张,搏动幅度增强引起,而收缩脑血管,使动脉搏动幅度减轻,可使偏头痛缓解。近年来研究证明,颈外动脉局部释放PG使颈外动脉扩张,导致偏头痛。消炎痛同阿司匹林、氟灭酸等非甾体抗炎药,都可明显抑制PG合成。该患者口服消炎痛治疗偏头痛致鼻出血,现介绍如下。1病例患者女,48岁,教师,因工作疲劳诱发偏头痛,每次偏头痛发作,口服消炎痛2片(25mg每片)一至二小时头痛缓解,服药二至三小时…  相似文献   
145.
拉一亨氏综合征(Ramsag—Hunt Syndrome),又称作耳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系由膝状神经节受病毒侵犯后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而引起面瘫、耳痛和疱疹三联征。该病临床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5岁,因右耳疱疹、疼痛  相似文献   
146.
瑞安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浙江省瑞安市卫生防疫站325200彭元清,万显尧,薛红卫,廖晓伟我市自1981年8月10日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截至1994年3月底,共发病75例,其中病死4例,现将我市该病流行特征简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疫情...  相似文献   
147.
皮安平  万建群 《江西医药》1995,30(5):273-275
用经皮穿刺切割抽吸腰椎间盘随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术后随访48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6个月,优良率为87.5%,并讨论了该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认为应该严格选择病例、准确定位、仔细操作,该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患者痛苦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8.
由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中药室主任谭毓治主持完成的“中药直肠给药实验研究”课题,最近通过了北京、四川、江西等地中医药专家的鉴定。中药直肠给药古已有之,但缺乏进一步科学阐明,临床应用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该课题从药效学和化学成分两方面入手,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中药复方和单味药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其药效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报道用5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速率法测定尿NAG活性及本室尿NAG活性的正常参考范围;并对可能影响尿NAG活性的尿PH,尿素浓度等进行了干扰试验及分析。  相似文献   
150.
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来探讨CT诊断的应用价值徐朝旺,包义水,黄孝舟,叶春万我院自1992年~1995年2月,经过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病人,并经手术治疗。现将这些病例术前CT扫描情况与手术所见以及术后诊断进行分析,并探讨CT在诊断腰椎盘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