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社会科学   3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艾滋病患者权利保障面临的伦理冲突及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艾滋病患者的权利保障面临的伦理冲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应有权利与社会排斥、病人权利与公共健康、伦理权利与伦理义务、资源稀缺与分配公正。化解这些伦理冲突,保障艾滋病患者的应有权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伦理正义,践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终极关怀原则,重建平等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32.
自由与平等作为正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们与正义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何在社会制度当中尤其是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平衡两者的关系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住房限购令的出台体现出政府在自由与平等两种价值抉择时在当下更加侧重于平等价值,这一价值选择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具有道德合理性,其价值取向应予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住房限购令作为一种应急的调节手段,还存在某些伦理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制约了住房限购令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从莱布尼茨的《人类理智新论》和《单子论》中梳理其认识论思想,尤其是他对认识主体的看法。莱布尼茨把一种精神客体———单子作为认识的主体,意在说明和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和认识的辨证发展性质,但这种唯心主义的解决方式必然引申出天赋观念而最终走向先验论。尽管如此,莱布尼茨对认识主体的探究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发生了积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戒毒工作从法制化向人性化逐渐转变,生命伦理学中一些普适性原则在戒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亟待进一步具体探讨。戒毒工作中,行善原则体现在将吸毒者视作弱势群体,本着人道主义的思想,关爱他们的生命;不伤害原则则更多体现在对吸毒者人格自尊方面的不伤害;而公正原则要求我们对吸毒者既要进行医学矫治,又要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35.
邪教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历史的根源。各种世俗根源都要通过心理这个共同的中介,才会支配人的行为。本文总结、分析邪教教徒入教的种种初始心理原因,有利于深化对邪教产生根源和防范对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6.
知情同意权赋予患者和受试者自我选择和决定医疗或实验的权利,是生命伦理学和生命法学的重要论题,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提高,知情同意权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权利的赋权和维权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系统阐释知情同意权的来源、内涵,使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