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4篇
社会科学   27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市场调节功能与政府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调节功能与政府宏观调控许经勇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所强调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市场可以包罗一切,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对于市场在资源配...  相似文献   
262.
农产品价格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极为令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农产品价格的每一变化,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而且涉及到非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广而言之,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263.
(一)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废除“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化模式、重新构造农村微观经济基础为主要目标的。这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实现由高度集中统一的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如何把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并给予科学的回答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剖析作为传统的农村微观经济形式——农村人民公社形成的理论基础。5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展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人民公社化,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由于长时期以来,在决策指导思想上把商品经济排除于社会主义经济之外,更使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产品自给性程度,每个农村人民公社都要求搞得全而又全,极大地限制着农村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也就因此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的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既不是建立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不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64.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取消粮食购销价格倒挂,把粮食的供给与需求交给市场去调节,这是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1985年开始的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粮食的购销,正在由以往的实物化的行政配给制向商品化、货币化的市场取向的转变。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的确在市场导向的改革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家定购任务以外的粮食,已经转向市场调节的轨道,农民行为的自然经济倾向和实物化倾向,正在逐步地向着商品经济倾向和市场化倾向转变,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以及乡村与城市之间,正在逐步建立还是属于初级形式的商品货币关系。这种情况使最近几年来,学术界产生了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只要把粮食购销与价格完全放开,实现完全商品化和市场化,让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形成合理的比较利益,彻底解决粮食的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265.
把时间因素引入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重要课题。因为只有通过对时间因素的具体分析,才有可能使我们深刻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以及实行计划调节的必要性,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经济活动时间滞后 市场这个概念可以作多方面的理解,而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市场,一般是指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也就是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市场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来实现的。即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生产资源在不同部门与企业的配置,从而直接调节着产品的生产量与生产结构,以及产品的需求量与需求结构。从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称市场价格为市  相似文献   
266.
开拓新的农民收入增长源──扩大农民就业空间许经勇198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农民收入却处于缓慢增长甚至停滞状态。1993年全国农业增加值6650亿元,比1992年增长4%,1993年的粮...  相似文献   
267.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和其他一系列著作中所论及的市场,一般是指纯粹的市场或完全的市场,而垄断则被看成是一种例外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指出:“我们在理论上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  相似文献   
268.
这些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怎样对待非国有经济,怎样搞活搞好国有企业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转换经济体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重要的两点:一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要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当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这种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还须进一步完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269.
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和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实行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实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合理的企业群体结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要努力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对一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提高国有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切实减轻国有企业利息负担。  相似文献   
270.
经济特区创建伊始,经济特区和特殊优惠政策曾经一度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就没有经济特区。但是,当我国市场取向改革演变到一定阶段,特殊优惠政策的负面效应愈来愈凸现,客观上要求必须从特殊优惠向普遍优惠转变,以体现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平等竞争。当经济特区告别特殊优惠政策,其功能就必然从政策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