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篇
社会科学   18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992.
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层层推进,大学外语听力教学模式的探讨越来越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K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是二语习得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它对大学外语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试图从该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笔者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经验,探讨该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在阐述生命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整合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探究生命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整合模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现状及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形成一套健全的勤工助学科学管理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95.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刘光伟,梁德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历史变革,它不仅将引起我国整个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化,而且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艰巨复杂的新课题、新任务。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对思想...  相似文献   
996.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异与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所代表的不仅是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不同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属于不同的科学思考典范。量化研究遵循实证主义的方法 ,重视知识的客观性 ,强调科学方法的普遍性及妥当性 ;质化研究以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俗民方法学、符号互动论等为其哲学基础 ,强调主体性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 ,期望把握更真且具人味的真理。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逐渐被整合到同一个研究之中 ,称之为多元方法。多元方法之科学哲学上的取向是寻求值得信赖的解释 ,所以 ,它被视为一种基于质化研究的非线性式的三角交叉检视法。  相似文献   
997.
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政治行为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是对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完善了政治制度.在现代民主社会,政党作为政治活动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和关键环节.同时,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水平也对政治行为文明有深刻影响.因此,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政党行为文明,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两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98.
孔子的方法学——从本体诠释学模式研究孔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城 《文史哲》2005,(2):17-25
探索“建构性的后现代哲学”,必先摆脱从前哲学所构作的一些基本框架,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来思考。从中国哲学的思维特质看,本体论与方法学却是可以同时并存,而成为一体的两面。孔子所论的仁,本身是人性的本体,但也是一自动自发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仁之“方”有方法的意思,是“由本体衍生方法”,再“由方法去揭示本体,诠释本体”,寻求诠释学和方法学的汇合。一切德行,都是“实然”世界的实践,要求将实然带向“应然”。而仁则是一切应然的潜能,为应然价值的本体,我们可称之为“本然”的价值。这本体是一切德行的整体,也是其所以可能的条件。仁作为“一个像样的人”之要求,是需要“使人化为人”的“过程”,使仁体得以全幅实现,达至理想的人格。从对方法的描述,到方法论的反省,是两层的反省,这方法首先是一反省自己的方法,进而对这反省本身再加以反省,为方法论的反省,这是中国哲学最早的诠释学思维。儒学这方法和方法论的特色,是一相关互动的方法,一是由反省自己之仁以诠释他人,另一是反省他人之仁以启发和诠释自己。总结仁的概念,一面是作为潜质的本体,另一面是将之实现的过程,要求用各种修养的方法和德行的实践,去使仁体显露。这构成“仁”哲学之三方面:作为潜质的本体,将之实现的过程和方法,及作为全  相似文献   
999.
党的十六大不仅深刻阐述了我军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也给民兵预备役建设提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技术"的具体建设目标.这就使民兵预备役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了强大的动力和指针.摆在我们这些从事民兵预备役建设者面前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就是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十六大对民兵预备役建设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00.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儒家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1、何谓“后现代”当前欧洲思潮环绕着一个重要名辞讨论,就是所谓“后现代”的争论和界定,卡平灵(kaplam)在其书《后现代主义的“非内容”理论及实践》中指出,后现代的观念是从现代发展出来而对现代文明的“文化突破”(culture break或译作对现代文明的“文化中断”),也可说是对启蒙运动塑造的科学和理性文明加以全面反叛.“后现代”一辞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社会科学角度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指现代以后的“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另一是哲学、艺术与文化角度所谓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指对现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