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半岛蓝区内主要海洋产业的优势程度进行评价,计算2001~2010年各海洋产业优势程度的概率分布,得到各海洋产业的优势度排序,确定山东半岛蓝区的总体海洋优势产业、传统海洋优势产业、战略海洋优势产业及潜在海洋优势产业.山东半岛蓝区总体海洋优势产业总体应制定实力型、转变型的发展战略;传统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保守型、调整型的发展战略;战略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战略型、联合型的发展战略;潜在海洋优势产业应制定进取型、机会型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一年来我国贸易救济与反救济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一年来,我国在贸易救济与反救济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贸易救济立案比上年增加六成以上,与此同时,反救济立案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壁垒成为反救济的三大热点。反倾销是反救济的最大热点,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增幅明显;保障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呈现上升态势;技术壁垒愈加成为对外出口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的本质及宏观经济定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指出国债是调节宏观经济的财政性信用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并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中央政府在重视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国债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协调,以充分发挥国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海洋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也随之诞生.  相似文献   
15.
企业竞争策略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过于重视价格竞争,给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带来诸多消极后果,而在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非价格竞争已跃居突出的地位.加入WTO,出口企业必须转变竞争观念,调整竞争战略,不断提高出口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实力,使我国成为经济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16.
资本稀缺是制约中西部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有效引进国外资金 ,对顺利实现中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日本是对华投资大国 ,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西部开发中 ,引进日资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应体现后发效应 ,即借鉴东部地区开发经验 ,追求高起点、高成功率。  一、日本企业对东部地区直接投资特点  分析二十年来日本企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投资发现 ,日本在管理组织与决策、投资心理与行为以及选择投资伙伴等方面 ,有着与欧美明显不同的特点。   (一 )日本企业的管理组织与决策特点。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78年开始引进外资,1992年合同投资额超过了1991年以前的累计额,达到581.2亿美元。1993年仍然成倍增长,达1114.4亿美元。之后连续三年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现为经济贸易委员会)统计,累计到1996年末,中国引进外资达28.4万件,合同金额为4694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1766亿美元,已投产运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已跃居世界第11大贸易国。在产品出口与日剧增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国外反倾销的指控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并反映出一些新的特点。正视现实、分析特点、找出原因、拟定对策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反倾销原本用于遏制不正当倾销行为,以此来保护本国的经济和生产厂商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由于近年来的诸种原因,某些国家竟有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生产开放度三个指标及因子分析方法的测算,考察青岛市经济开放程度。结果显示,青岛市这三项指标的开放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度有所下降,投资开放度及生产开放度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