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0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92.
本试验探讨长光照和高温对“932”、“芙蓉”二化性(以下简称黑种)稳定性的影响;在长光照和高温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条件下、诱发“932”和“芙蓉产生生种.选留二化性稳定的后代留种.淘汰生种。通过多代反复选育,可降低蚕种生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利用温带地区的春用品种与亚热带地区的秋用、夏用品种进行组配基础上,摸索如何组配适合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四元杂种.其结果表明;要使生命率与全茧量、茧层率达到一个较佳的平衡,超过对照.春秋用四元种以春用原种2个与秋用原种2个组配为宜,夏秋用四元杂种以秋用原种2~3个与夏用原种1~2个或秋用原种2~3个与春用原种1个、夏用原种1个组配较好。  相似文献   
94.
1906年外山博士提出一代杂交种的优越性后,一代杂交种在1913年就得到普及推广,到1923年左右,全国推广一代杂交种已达90%,到1925年后几乎全部是杂交种,这是蚕茧生产一大变革。但是在蚕种生产中出现原种难养,产卵少,杂交种计划完不成现象。因此,在1918年采用杂交原种,最初用于制造三元杂交种,接着1919年又进一步试验更有利的四元杂交种。当时多元杂交种的研究主要是将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中的化性不同的品种如二化×一化等组合配制成杂交原种。  相似文献   
95.
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旱育秧和塑盘抛秧应作壮秧剂育秧能明显提高种谷胚乳转化率、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秧苗的含氮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96.
高吸水性树脂在赤红壤及砖红壤上的保水保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在旱地赤红壤和砖红壤上分别以小白菜和辣椒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及其肥料制品对土壤水肥的保持作用。结果表明:PAA能显著降低氮素淋失量,将更多的肥料养分保留在土壤中,同时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从而提高水肥的利用率,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在PAA各种处理中,以0.02%、pH6.5的PAA稀凝胶与自来水交替灌溉对水肥保持效果最好,试验条件下,可使N素淋失量减少72.0%,水分利用率提高14.65%,作物产量增加33.20%。以高吸水性树脂和单质肥料为原料的掺混型节水专用肥与等养分的复合肥比较,辣椒果长、肩径宽、果肉厚、单果重明显增加,产量增加5.16%;节水449m^3/hm^2,相当于45mm降水,节水率27.7%。  相似文献   
97.
实践证明,实施蔬菜叶面追肥能促使蔬菜生长旺盛,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和延长供应期。菜农在生产蔬菜中,应掌握以下追肥技术:一、根据蔬菜不同种类,不同生育期选择适合的肥料  相似文献   
98.
单季晚稻持续高产的群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个品种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特性。结果表明,持续高产田具有成穗率高、穗型大、谷草比高的生育特点。谷草比大小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谷草比高是持续高产田的最基本特性。谷草比大小取决于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水平,这种物质积累优势与后期植株的氮素营养水平、倒4叶素质关系密切,但基础是根系发达的程度,只有保持后期有较强大而健康的根系,才能使地上部生长清秀,光合效率高。单季稻与其它稻作比较,谷草比偏低,所以栽培措施应围绕提高谷草比这个中心进行,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单季稻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99.
实施农业部门的“双增工程”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增强农技实力与增加社会影响力的着力点是利用农技部门的各项优势创建种子、种苗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整合农技资源、组建不同形式的推广织织、建立绩效评估这一新的体系,积极实施三电互动的全程信息服务以及组建技物结合为主要內容的农技营销网络等,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不断适应目前变化了的新情况,走出农技推广一条崭新路子来。  相似文献   
100.
籼稻穗部性状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及穗型判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穗部性状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籼稻品种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距离均大于总平均遗传距离(D^2=8.79)。同时,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5个对判定穗型有显著作用的性状;穗长,结实率,一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建立了一套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