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业科学   5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胶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纤维蛋白,由于其较高的抗张强度,目前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该文主要介绍了胶原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药物释放载体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花生连作障碍与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花生主产区的连作面积较大,连作障碍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化感作用研究已成为揭示连作障碍机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综述了连作对花生生育、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生理特性和病害的影响;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根系分泌物的概念,以及根系分泌物对花生生育的影响;总结了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土壤灭菌、添加有益微生物或营养元素以及采用综合措施等。并对花生连作障碍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指导中国花生生产,实现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
在传统牛肉酱的基础上加入香菇、葛根粉制作香菇葛根牛肉酱。研究豆瓣酱、牛肉、葛根、香菇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豆瓣酱添加量35%,牛肉添加量20%,香菇添加量8%,葛根添加量1.5%,产品的感官评价最优。按此添加量制作出的香菇葛根牛肉酱,不仅提高牛肉酱的营养保健价值,色泽、口感、风味都优于传统的牛肉酱。  相似文献   
84.
为紫苏新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区域试验方法,在贵州省6个区域试验点对7个紫苏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较对照(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家种)增产,增幅为19.52%~62.2%;生育期较对照提早2~9.4d;参试品种(系)含油率为40.11%~49.12%,除7号外其余品系均较对照提高;亚麻酸含量为51.22%~60.62%,除8号和9号品系外,其余品种(系)均高于对照。筛选获得产量、品质及稳定性均较优良的品种(系)5号和8号及含油率表现突出的1号品系。  相似文献   
85.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86.
施氮量对紫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紫苏新品种高效栽培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奇苏2号和奇苏3号紫苏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紫苏农艺性状、产量及生物量均有较大影响;施氮量20kg/667m~2时,紫苏的主要农艺性状随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其中,奇苏2号施氮量为18.74kg/667m~2时的产量最高,为79.92kg/667m~2;奇苏3号施氮量为15.66kg/667m~2时的产量最高,为63.69kg/667m~2。施氮肥对紫苏的含油率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海拔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紫苏的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选取5个海拔梯度(398~1 391m)试验点种植6个紫苏品种(系)(奇苏1~6号),收获后检测紫苏含油量及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不同海拔试验点的响应不同,奇苏1号在镇宁县(海拔1 391m)、开阳县(615m)、思南县(398m)和福泉市(821m)以及奇苏4号在开阳县试验点含油量较高,平均含油量47.27%;奇苏4号在开阳县、湄潭县(海拔802m)、思南县和镇宁县以及奇苏3号在开阳县种植的α-亚麻酸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65.03%;奇苏1号、奇苏2号、奇苏4号和奇苏6号在镇宁县种植及奇苏3号和奇苏5号在福泉市种植的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以含油量为目标性状,奇苏1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若以亚麻酸含量为目标性状,奇苏4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性状,偏高海拔地区种植紫苏其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8.
为合理规划黑龙江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的稳定增产,采用LMID分解法,将1994—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动的耕地利用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广度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定量分析黑龙江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粮食总量呈现稳中有升-波动-快速增长的阶段特征,耕地利用效应作用大小为规模效应强度效应结构效应广度效应,耕地面积有显著的增量效应,复种指数呈减量效应,粮食单产和粮作比例效应为正-负-正变化;空间维度上,耕地利用效应在各市作用不一,且规模效应和强度效应在各市粮食增产中发挥主要作用。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种粮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NaHCO3胁迫下朝鲜接骨木和茶条槭苗木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HCO3(对照,1.0,2.0,4.0 g·kg-1)胁迫下1年生朝鲜接骨木和茶条槭苗木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2树种苗木对低浓度的NaHCO3胁迫适应性较好,中、高浓度的NaHCO3胁迫下成活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低、中、高处理下朝鲜接骨木存活率分别为100%,90%和65%,茶条槭存活率分别为100%,75%和55%.盐胁迫强度和时间均对2树种苗木的生理指标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树种苗木的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均显著升高,ASA和GSH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也大量积累.朝鲜接骨木在胁迫中期各处理GSH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8.5%,54.5%,90.4%,茶条槭在胁迫后期GSH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87.9%,124.9%,96.9%.朝鲜接骨木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后期各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46.7%,38.3%,51.9%;茶条槭分别增加15.6%,31.8%,22.7%.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在低浓度盐胁迫环境下相关生理指标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抗性,可耐受的土壤NaHCO3的含量为1.0 g.kg-1,朝鲜接骨木对碳酸盐的抗性略高于茶条槭.  相似文献   
90.
息县红麻骨炭粉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息县是全国红麻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7000hm2,年产红麻纤维2000多万kg,麻骨4000多万kg.年产庥骨炭1000多万kg,有麻骨炭窑340多座.有20多年生产红麻骨炭的历史,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息县红麻生产现状,回顾总结了麻骨炭生产的历史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几类麻骨炭窑的优劣,对麻骨炭产业发展进行效益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