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4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根据pH-stat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水解所需的底物浓度、pH值、温度、加酶量等试验条件,对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的水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pH 8.5、温度55℃、加酶量为20μl,在此条件下酪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7.0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酪蛋白水解产物作为人类的功能食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底物浓度及反复利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3%海藻酸钠、2%CaCl2、固定化时间2 h.固定化酶的最适pH 7.0、最适温度30℃、最适底物浓度0.01 mol/L,反应进行5次后一半酶活损失.研究证明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转化邻苯二酚效果好,实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63.
Folin—Ciocaheu比色法测定杨桃的多酚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olin-Ciocaheu(FC)比色法测定杨桃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确定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FC试剂浓度为1:1,Na2CO3溶液浓度为7.5%,在25℃下反应30 min,杨桃多酚浓度在0~80μg/mL时与其吸光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证明FC比色法可用来测定杨桃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64.
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群金  衣杰荣  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87-7189
[目的]研究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研究了5个因素对杨桃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杨桃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物料粒径30目,微波功率560W、60%乙醇浓度、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S、提取2次可得到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效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微波提取杨桃渣多酚的影响顺序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功率;微波法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物料颗粒30目、液料比1:70、微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60S,在此条件下从杨桃渣中提取的多酚浓度可达18.725mg/g。[结论]微波辅助萃取具有提取率更高、所需时间短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5.
茶厂粉尘理化特性、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茶厂粉尘指茶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灰尘、烟尘等污染要素。介绍了茶厂粉尘浓度、粉尘成因、粉尘粒度特性以及粉尘理化特性,系统地研究揭示茶厂粉尘的产生、传递和累积效应。考虑到茶叶生产车间物料的特殊性以及茶厂布局优化和清洁化生产具体要求,探讨了抖筛机、平面分筛机、平面撩筛机、切茶机、风选机、匀堆装箱机的尘源控制方法,以及与之相结合的解决粉尘污染具体措施。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厂粉尘控制的新技术,超声波雾化除尘、袋式除尘、静电除尘、声波清灰等在茶厂除尘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了茶厂粉尘控制存在的技术难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为进一步明确茶厂粉尘有效控制的系统性方法及相关的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和依据,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家庭牧场土-草-畜-人复合生态系统是北方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单元,研究其适应性是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之一。以草业系统论构建家庭牧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研究了内蒙古草原10个旗县599个家庭牧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放牧地、打草场、饲料地、购草作为家庭牧场草料供给途径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饲料地、购草之间具有替代效应;2)以干旱为主的极端气候是气候变化影响家庭牧场的关键因子,雪灾、沙尘暴、大风的影响在内蒙古各地呈现分异格局;3)牲畜、草场是气候变化作用于家庭牧场经营的主要介质,而通过土壤、人群、设施等要素对家庭牧场影响相对较小;4)购草、卖畜是牧户应对极端气候的主要适应行为,分别为保畜与减畜策略,比较而言,保畜策略更为常见。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发生于草畜-经营界面,草、畜2因子是反馈过程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67.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 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68.
采用改良过的CTAB - LiCl法、RNApure Plant Kit法和RNAiso Plus法分别提取杜仲枝叶总RNA,以期筛选出适于杜仲枝叶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用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总RNA的完整性,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纯度和得率.结果表明,改良过的CTAB - LiCl法和RNApurePlant Kit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纯度高,RT - PCR可获得目的基因cDNA片段;RNAiso Plus法得到的RNA降解严重,纯度低.改良过的CTAB - LiCl法和RNADure Plant Kit法提取杜仲枝叶总RNA完全能满足后续的RT - PCR和RACE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9.
为了深入研究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系统响应及适应,回顾了温带草原区气候主要要素(如温度、降雨)与旱灾的变化及未来区域气候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温带草原植被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温带草原区呈现总体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区域差异显著,干旱年份增多、旱灾增加的变化趋势。受此影响,植物物候、生理特征、生产力、覆盖度等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后指出,在气候变化核心要素预测、研究的时空尺度等方面还不完善,今后应重视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微地形下气候变化的时空异质性等方面研究,同时加强气候变化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与生态系统响应以及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茶红素是一类大分子量的酚性物质,它是构成红茶汤色的主体成分,其含量及变化对茶叶品质、人体保健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回顾了茶红素的发现历程及开发研究进展,简述了茶红素的形成途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子,综述了茶红素制取研究现状、分离制备研究进展,讨论了茶红素在抗氧化、抗衰老、抗突变、防癌防肿瘤、抗炎症、抗白血病、抗毒素、预防肥胖、除臭等方面的药理学功效;以及在食品色素、化工及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认为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借助酶工程设备及酶学等相关学科,开展茶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将是茶红素研究开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