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TT与PET一样,都是切力变稀流体,从PTT在255℃时的非牛顿指数比PET在280℃时低和PTT的弹性雷诺准数(NRt,dl)随切变速率增加比PET明显可看出,PTT不但切力变稀现象更严重些,而且更易储存可回复弹性能,因而纺丝工艺更需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22.
四针状ZnOw/树脂基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四针状ZnOw作为导电填料制备了电阻率为10^6-10^10Ω的导电或半导电聚氨酯/ZnOw,聚氨乙烯/ZnOw和天然橡胶/ZnOw复合材料,对其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可以高效地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电阻,通过分析和计算提出了树脂基/ZnOw复合材料导电通道形成所需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临界体积含量Vc。对上述体系的导电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外电场作用下,复合体系中晶须针尖产生的电荷集中为普通球表粒子的400倍以上,当晶须间距离很小时,可能由于隧道效应产生漏电流而提高导电性。  相似文献   
23.
间苯二甲酸共聚酯的结晶特性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中引入间苯二甲酸(IPA)的无规共聚酯(IPET)的结晶特性及其对纤维力学性能、吸湿性和染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IPA的引入共聚酯的结晶温度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降低;IPA的引入使IPET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降低,从而导致其纤维的模量降低,手感较柔软,吸湿性和上染率提高,但强度的下降并不明显,大大地提高了纤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力学性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制 PTT树脂的纺丝 ,初步探讨了其纤维的力学性能 ,并将结果同 PET纤维和 PTT/ PET共混纤维进行比较 ,结果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回弹性明显高于 PET纤维。  相似文献   
25.
张宜红  肖茹  顾利霞 《合成纤维》2000,29(3):12-15,43
研究了系列不同间苯含量(0相似文献   
26.
将经过表面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锑掺杂二氧化锡(ATO)悬浮液加入到预热浴中,对聚丙烯腈(PAN) 纤维进行抗静电改性。讨论了悬浮液ATO含量和添加位置对纤维抗静电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改性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ATO质量分数为5%以上时,改性PAN纤维的电阻率下降到108 Ω·cm,纤维的断裂强度保持2.7 cN/dtex,改性PAN纤维耐水洗性好,且不同ATO含量的改性PAN纤维的结晶形态和结晶度接近,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维持约100℃。  相似文献   
27.
<正> 近年来,国内外的涤纶生产发展迅速。但是,涤纶作为服用材料的显著缺点是吸水性差,穿着时不能吸汗,使人感到气闷不适。为了改进这一缺点,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日本帝人公司已于1983年正式投产一种多孔型涤纶短纤维。根据纤维中毛细孔吸水原理,使纤维能够吸水、输水,穿着时有舒适感。  相似文献   
28.
以正硅酸乙酯(TEOS)、异丙醇铝(AIP)和硝酸铝(AN)等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连续莫来石纤维.利用热分析与质谱联用(DSC-TG-MS)分析研究了莫来石纤维先驱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物相变化.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新型的载银纳米氧化锌(纳米ZnO/Ag)抗菌剂,通过正交实验,以最佳工艺制备其水相悬浮液,并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将修饰后的纳米ZnO/Ag悬浮液加入到聚丙烯腈原液(NaSCN溶液)中共混,得到透明的聚丙烯腈共混原液。采用Zeta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热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仪器测试了纳米ZnO/Ag微粒在聚丙烯腈原液中的分散性能;用流变仪研究了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PET-PEG嵌段共聚物的可纺性、PET-PEG纤维和PET/PET-PEG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机理。发现随PEG含量的增加,PET-PEG嵌段共聚物的可纺性变差,但纤维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能提高,抗静电耐久性变差。PEG在PET-PEG纤维和PET/PET-PEG共混纤维中的导电机理为质子导电。PEG含量为30wt%(占 TPA)的PET-PEG嵌段共聚物与PET的共混纤维具有工业化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