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论纯净白酒的地位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面对国际酒类市场竞争,中国白酒必须作出应对,纯净白酒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是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结果,代表了中国白酒发展方向,是新生的酒种,使白酒产品出现新格局,纯净白酒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根据中国国情确立自己的风格,纯净化的途径有二:一是液态法,通过现代蒸馏设备生产高纯度酒精加工纯净酒,二是固态法白酒生产中量质摘酒,除去甲醇和过量杂醇油,该法保存在固态法白酒风味,但去孀不彻底。  相似文献   
23.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摊铺机控制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必将成为21世纪摊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沥青摊铺机的控制操作,并对摊铺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袁建成 《酿酒》2003,30(5):84-86
1 中国人饮酒口味偏浓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国酒的产生年代据考古发现已有7000年的历史,有文化记载的历史始于夏朝,距今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创造了光  相似文献   
25.
袁建成 《酿酒科技》2003,(4):32-33,31
中国人的饮酒口味历来偏浓,这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酒已形成了口味偏重、偏浓的结构。而白酒又是其典型代表。无论是白酒,还是黄酒、果酒、药酒,均呈现醇厚、甜浓的口味特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饮酒的习惯正向着淡雅的方向发展。中国酒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白酒向着“低度化”和“纯净化”发展。采用高纯度自精与优质白酒基酒的结合方法,可生产出高档的名优白酒,使固态法白酒进一步向淡雅方向发展,是对传统工艺的自进和完善,是白酒工业的进步。(陶然)  相似文献   
26.
浓香型大曲酒具有浓郁的香气,滋味醇甜爽净,回味悠长,风格典型,在历届全国白酒评比中均占有突出的位置,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依赖老窖(泥窖)和传统操作工艺,老窖是生产的基础,历来认为“老窖才能出好酒”,要有30年以上窖令的窖池才能称为老窖,这就限制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老窖的奥秘逐步被认识,老窖之所以产好酒,是因为老窖中栖息着更多的生香微生物,被称为“功能菌”,主要是己酸菌和甲烷菌等。以此理论为先导,人工培窖技术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使浓香型大曲酒的产量和质量都来了一个飞跃。本文结合四川省内人工培窖  相似文献   
27.
2004年的第一天是个愉快的日子,阳光明媚,天晴气朗。今天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一天,期待已久的YAMAHA新机型RX-V2400到货了!我就像小孩儿盼望过新年一样,期盼能以最快的方式将它搬回家。一大早就驱车到十多公里远的速递公司提货,将沉甸甸的纸箱扛上楼后,顾不上气喘吁吁就迫不及待地开包检视,拆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装后,崭新的器材就呈现在眼前,浑身上下散发出新器材那特有的芳香,相信没有哪个玩友不喜欢这种醉人气味的。  相似文献   
28.
袁建成 《电器评介》2004,(10):74-77
作为投影机发烧友,同时有几台投影机在手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自己早有一台使用经年的松下AE100,最近又有机会借到热门机种松下AE500和夏普Z201E,外加一张崭新的OS A1-100WF201手动幕,这段时间可谓眼福不浅。  相似文献   
29.
作为投影机发烧友,同时有几台投影机在手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自己早有一台使用经年的松下AE100,最近又有机会借到热门机种松下AE500和夏普Z201E,外加一张崭新的OSA1-100 WF201手动幕,这段时间可谓眼福不浅。  相似文献   
30.
振动筛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关于振动筛筛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多年的实践提出了对振动筛分层透筛的看法及一套较完整的计算振动筛处理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