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6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粉煤灰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用粉煤灰、硫铁矿烧渣制备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固体原料配比、酸液与固体原料比、助溶剂加入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絮凝剂中有效成分的浸出量以及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制备方案;针对造纸脱墨水进行了絮凝实验,并与市售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絮凝剂具有絮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浊度和色度去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纸浆甲脒亚磺酸漂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还原性漂剂甲脒亚磺酸(FSA)漂白中的几个过程参数(时间、温度及漂剂用量)对废纸浆漂白效果的影响,找出了较佳的漂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纸浆白度随FSA用量和温度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漂后pH值下降3~5个单位,且随着漂白时间的延长,pH值下降加快,其原因是漂白过程中产生有机酸.  相似文献   
93.
螯合剂在桦木SCMP浆H_2O_2漂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前言 用东北盛产的桦木已成功生产出优质的SCMP浆,但其白度仅为50%左右。为拓宽其应用范围,作者曾对其进行未加任何预处理的H2O2漂白研究,结果是H2O2消耗高,漂后浆白度低,说明浆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离子,导致H2O2大量无效分解。为此需用螫合剂对浆料进行漂前预处理,以除去部分重金属离子,提高漂后浆白度。但螫合剂的使用效果受纸浆的浓度、pH值、温度及处理时间和用量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以桦木SCMP浆料为原料,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和用量对DTPA、EDTA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以探索出其在…  相似文献   
94.
绿氧能使中性亚硫酸盐芦苇浆的卡伯值显著下降,为此进行了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性亚硫酸盐-绿氧法蒸煮芦苇过程中,脱木素反应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95.
桉木KP浆H2O2漂白的酰胺活化效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分别从酰胺助剂的用量、漂白时间、温度、用碱量、助剂的加入方式、H2O2用量、助剂对残余H2O2含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研究了酰胺助睦兰桉KP浆H2O2漂白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在H2O漂白时活加酰胺可以显著提高漂浆白度,同时能保护纸浆的粘度。当酰胺与H2O2的用量之经为0.3时,使用2%H2O2漂白兰桉KP浆白度提高16.64%,此外,添加酰胺助剂还具有降低漂白温度、缩短漂白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H2O2漂白主要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浆中残留木素的共轭羰基和邻醌等发色基团达到漂白的效果。但使用H2O2漂白纸浆,由于受到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在漂白过程中H2O2的无效分解和二次发色基团的形成等,要想使纸浆达到很高的白度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强化H2O2漂段的漂白效果,进一步提高漂白后纸浆的白度,迄今为止,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对H2O2漂段进行改良。如在H2O2漂白前采用螯合剂或酸对浆料进行螯合预处理,除去纸浆中的过渡金属离子;采用各种预处理或添加助漂剂以活化浆中木素,提高木素的反应性能,从而有利于H2O…  相似文献   
97.
利用壳聚糖与膨润土组成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研究其对烟草浆料的助留助滤性能,以及对烟草薄片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中,利用壳聚糖与膨润土组成微粒助留助滤体系较单独使用壳聚糖可明显改善烟草浆料的助留助滤效果及烟草薄片的成形匀度.用量为0.1%的壳聚糖与用量为0.4%的膨润土组成的微粒助留助滤体系与只添加0.1%的壳聚糖相比,浆料的单程留着率、填料留着率、20 s内的滤水量分别提高了14%、12%和190 g.  相似文献   
98.
根据Kubelka-Munk公式,推导出了它在某些具体情况下的表达式,并辅之以必要的图解,对纸张的亮度、特别是不透明度,有了定量而直观的明确概念和理解,有助于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和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
探讨了不同的漆酶/介体处理对未漂硫酸盐浆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单独漆酶和以丁香酸甲酯(MS)为介体的漆酶/介体体系对白度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漆酶/介体体系,均未改善纸浆的白度。单独漆酶处理可导致纸浆白度和L*值稍有降低,a*值稍有增加,b*值下降。漆酶/MS处理造成纸浆白度和L*值下降更为明显,a*值大幅上升,b*值下降。纸页的白度随漆酶用量的增加稍有下降;不同的处理温度对纸浆白度和色度影响不大;增加介体MS用量导致纸页的白度和L*值进一步下降,a*值明显增加,b*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0.
红麻硫酸盐法蒸煮的反应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麻全秆、秆芯和麻皮为原料,用八罐甘油浴加热蒸煮设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研究了红麻全秆在硫酸盐法蒸煮中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规律,以及纸浆得率和硬度及蒸煮液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红麻全秆、秆芯和麻皮反应历程的异同点作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红麻全秆和秆芯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脱木素阶段(130℃以前);主要脱木素阶段(130℃至在165℃下保温1小时);残余木素脱除阶段(保温1小时以后)。红麻皮脱木素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脱木素阶段(130℃以前);主要脱木素阶段(130℃至最高蒸煮温度165℃);残余木素脱除阶段(保温以后)。红麻主要脱木素阶段比木材早,而较草类原料晚。仅从脱木素规律来看红麻全秆和秆芯以保温2小时为宜,红麻皮以保温1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