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2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王赛  王婕 《应用化工》2014,(1):102-104
以剩余活性污泥作为支撑体的成孔剂,采用滚压成型及熔膜芯法制备管状多孔α-Al2O3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活性污泥的加入量对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孔剂和粘结剂的增多,支撑体孔隙率和渗透通量呈增大趋势,孔隙率最大可达43.07%,纯水通量在0.4~1.0 MPa压力下变化范围为12 786.67~37 617.84 L/(m2·h·MPa)。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IC10单晶高温合金缓进磨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关键零件的使用性能。方法 通过制备不同晶面、同一晶面不同晶向试块,采用刚玉砂轮在同一工艺参数下开展缓进磨削实验,研究各向异性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塑性变形层的影响。结果 在vs = 20 m/s,vw = 150 mm/min,ap = 0.2 mm条件下,不同晶面磨削后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0.4 μm,其中(001)晶面加工后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2 μm,加工纹理均匀且轮廓起伏变化程度最小,(011)晶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5 μm,(111)晶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39 μm,其表面出现了深的犁沟及凹坑等现象;不同晶面加工后工件表面均发生了硬化,硬化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001)、(011)、(111)晶面;不同晶面磨削后表面存在微米级厚度的塑性变形层,其中(111)晶面塑性变形层最厚,厚度为3.6 μm,(011)和(001)晶面的厚度分别为2.8、2 μm。(001)晶面在不同晶向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塑性变形层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结论 IC10单晶高温合金各向异性对磨削后工件表面完整性具有一定影响,不同晶面由于塑性变形难度存在差异,导致磨削后其表面完整性存在规律性变化,其中(001)晶面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最低,加工纹理最平整,显微硬度最大,塑性变形层厚度最小。由于显微组织呈现随机分布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态,且不规则,导致同一晶面不同晶向对磨削后工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5.
在交换机、路由器的账号配置、远程运维、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大量用以实现信息认证性、保密性的密码算法不可篡改。随着密码分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如果选取错误的参数配置会大大降低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暂时安全的密码算法将会变得不再安全。综述在网络设备及协议中常见的密码算法,分析不同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提出安全条件下各类密码算法的参数设置,可以作为日常网络运维参数配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以凸极式对称六相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低次空间谐波导致串联系统不解耦问题,以电机含有空间2次谐波为例,建立起考虑2次谐波耦合的串联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谐波效应补偿的对称六相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解耦控制策略。根据串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两台电机的实时运行状态,在两台电机各自的转矩控制环节分别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消除了两台电机转矩上的脉动量,两台电机的运行状态可以独立调节、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57.
单相并网/离网双模式逆变器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工作于并网模式,将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送入大电网;又可工作于离网模式,在大电网供电中断时将分布式电能提供给本地负载。基于广大学者对单相并网/离网双模式逆变器的研究成果,主要对其控制策略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其控制特点和适用场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单相并网/离网双模式逆变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法,在含有模板剂、铝盐、膨胀石墨和硅源的水溶液中,利用铝盐水解后所产生的弱酸性环境,直接制备出介孔SiO_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铝盐的添加量对所得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_2吸附和SEM对介孔SiO_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分子,系统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时铝盐的添加量在很大范围内变化(r_(Al/Si)=0.25~2.0,体系pH值为3.1~2.3)均可获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介孔SiO_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且介孔SiO_2以多层膜的形式生长在膨胀石墨碳层上;当r_(Al/Si)=0.25、0.5、1.0时,复合材料孔道有序规整;当rAl/Si=1.0、2.0时,复合材料中介孔孔道规整性下降。介孔SiO_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在52~55mg·g~(-1)左右,吸附行为主要符合Langmuir方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一种基于8051内核的G0F903方案的单相防窃计量装置,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的特点,阐述了智能 计量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思路,特别是防窃电功能的设计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0.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反应体系pH值的控制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素的水解产物能与ZnO的中间产物生成络合物,以尿素为沉淀剂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反应过程的pH值必须严格控制。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对Zn-NH3-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Zn-NH3-H2O锌的平衡总浓度对数-pH图,研究了沉淀物的稳定存在区,为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