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含SORONA的针织物,特别是与涤纶、棉混纺或交织织物染整过程中存在的色差、色牢度问题,通过对纤维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染涤温度的设定是影响分散染料在涤纶和SORONA纤维上均匀分配的关键。同时指出了由于SORONA玻璃化温度低,染棉后的高温皂洗导致SORONA纤维上分散染料移染下来是造成色牢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激光熔覆Zr基涂层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纯Ti(TA2)基体上分别激光熔覆Zr65Al7.5Ni10Cu17.5和Zr65Al7.5Nil0Cu17.5 0.8%C合金粉末,对涂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SEM观察和TEM分析,可知涂层由金属间化合物(其中包括纳米晶)和少量的非晶组成。这种具有高比强度、高硬度和高抗氧化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相混合的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性能,两种涂层的最高硬度分别达到1114.4HK和977.8HK。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法,对交变磁场作用下激光增材制造Ni45合金过程进行了磁-热-流耦合数值分析。结合试验,探讨了外加磁场对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增强了由表面张力梯度和浮力耦合产生的强制性环流;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激光熔池的对流传热逐渐增强,这使得激光熔池的温度梯度逐渐减小,凝固速率逐渐增大;受此影响,合金成形体的凝固组织逐渐细化,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18Cr2Ni4W钢渗碳激光强化复合处理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18Cr2Ni4W钢进行了渗碳激光强化复合处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图象分析仪,对其组织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工艺作用下,随着表面硬化工区层深的变化,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钢中存在大量合金元素,致使表面硬化层产生大量的残留奥氏体,降低了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15.
激光功率对Al-Cu合金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AZ91HP镁合金表面制备Al-Cu合金涂层.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由于基体镁合金对熔覆材料Al-Cu合金的稀释作用,所制备的涂层主要由Mg、Al、Cu三种元素所形成的晶体相组成.当激光功率为2.5 kW时,涂层主要由Mg17Al12、A1Mg、AlCu4组成.但随功率的增加,基体镁元素对涂层的稀释率增大,涂层中的Mg金属间化合物比例逐渐增大,当功率达到3.5 kW时,涂层全部由Mg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在其他参数固定情况下,随激光功率增加,涂层的硬度、耐磨蚀性有所不同,其中激光功率为2.5 kW所制备的涂层具有最佳的硬度和耐磨蚀性.  相似文献   
16.
王锐  王存山 《中国激光》2013,40(1):103002-94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A15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具有不同Nb4Si添加量的Ti-Fe合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Nb4Si含量对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Nb4Si含量的Ti-Fe合金涂层皆主要是由β-TiNb树枝初晶和β-TiNb+TiFe共晶组织所构成。但有所不同的是,随着Nb4Si添加量的增加,涂层中共晶组织的数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即在Nb4Si添加量为2.0%(粒子数分数,下同)时,共晶组织的数量为最多,且在Nb4Si的添加量超过0.5%时,涂层中开始有少量的β-(TiNb)5Si3相形成。由于受共晶组织增强作用的影响,在Nb4Si添加量为2.0%时,合金涂层的硬度、减磨性和耐磨性能为最高,而弹性模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成分对激光诱导自蔓延反应合成Ti-Fe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Ti-Fe合金体系组元间具有负的混合焓而能发生放热反应的热力学特征,进行了激光诱导自蔓延反应Ti-Fe合金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化学成分由亚共晶向过共晶成分转变时,合成产物依次是由β-Ti固溶体 (β-Ti TiFe)共晶、(β-Ti TiFe)共晶、TiFe金属间化合物 (β-Ti TiFe)共晶组织所构成.由于受反应合成不完全性的影响,以及原始粉末颗粒所吸附氧的存在,致使不同成分合成产物中皆出现了以氧稳定的Ti2Fe相.共晶合成样品因其精细的共晶组织构成和高的致密性,使其具有优异的硬度、强度和韧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38CrMoAl钢表面制备不同Y_2O_3含量的WC/Ni合金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合金化层的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随Y_2O_3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Y_2O_3含量的合金化层皆是由γ-(Fe,Ni)、基体马氏体、M3C及WC相组成,其中纳米WC颗粒主要分布在合金化层上部的枝晶间,而微米WC颗粒则分布于合金化层底部边缘区,且在颗粒边缘形成有明显的外延生长层。随着Y_2O_3含量的增加,具有亚共晶形貌特征的凝固组织逐渐细化,γ-(Fe,Ni)和M3C数量增多,基体马氏体数量略有减少。但当Y_2O_3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超过1.0%时,凝固组织开始有所粗化。随Y_2O_3含量增加,合金化层硬度呈先增后降、摩擦因数和磨损失重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当Y_2O_3含量为1.0%时,合金化层硬度(781HV0.2)最高,为基体的2.4倍;摩擦因数和磨损失重最小,分别为基体的17%和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