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窃电现象,对客户专用变压器反窃电技术进行探讨,以便防范窃电行为,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2.
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淘汰计划正式批准1998年开始实施哈龙淘汰特别工作组组长陈继承哈龙淘汰特别工作组官员王亚1997年11月16日,《中国哈龙行业淘汰计划》在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第23次会议上得到原则通过。它标志着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中厚板自动化超声波探伤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应用,以及如何对铜板内部缺陷进行定位和定量,进而进行准确的判定,采用面积分割法计算对于掌握缺陷的形状、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在储层构型级次划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渤海湾盆地F油田古近系沙三中亚段湖底浊积水道各级渗流屏障与构型界面的关系,并采用监督模式下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算法开展流动单元定量评价,明确了构型模式控制下的流动单元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F油田沙三中亚段储层可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类流动单元。(2)基于SSOM算法的流动单元识别结果表现出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其中,256组训练样本的整体回判准确率为82.81%,110组测试样本的识别准确率为80.91%,能够满足地质油藏研究的需求。(3)垂向上,不同类型的单一水道内部发育的流动单元类型不同,造成流动单元垂向分布的差异性。Ⅰ类、Ⅱ类优质流动单元发育在浊积水道体系演化的中期,主要分布在二类单一水道;Ⅲ类、Ⅳ类流动单元发育在浊积水道体系演化的早期和晚期,其中,Ⅲ类流动单元分布广泛,在一类、二类、三类单一水道均有分布,Ⅳ类流动单元发育在一类、三类单一水道。侧向上,受水道体系不同沉积演化阶段的影响,流动单元的侧向分割方式不同。流动单元与非渗透层接触样式发育在浊积水道体系早期沉积旋回中,接触界面明显,属于一类水道沉积砂体;流动单元间的相互接触...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决超细纤维合成革在制备、染色以及功能整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系统阐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染色工艺、染色助剂、染色基布的改性对聚酰胺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性能的影响,评述了聚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现状;总结了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经功能整理后的附加性能,包括阻燃、防污、抗静电、抗菌、耐寒、调温等。最后指出了未来超细纤维合成革在制备方式、高性能染色以及功能化整理方面应大力发展的方向,以对企业的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6.
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片通过水热法制备成混杂三维网状石墨烯。以棕榈酸作为相变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棕榈酸与混杂三维网状石墨烯复合得到混杂三维网状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系统研究石墨烯纳米片的种类与掺量对相变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混杂三维网状石墨烯的导热增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片掺量的增加,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石墨烯纳米片的种类影响相变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掺加M系列石墨烯纳米片的混杂三维网状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相变材料热导率,但相变潜热与相变温度变化较小。当石墨烯纳米片的掺量为8%时,掺加M系列石墨烯纳米片的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634W/(m·K),与棕榈酸相比,热导率增大3.2倍。  相似文献   
47.
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并网发电是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高效、大规模利用风能最经济的方式,已成为当今世界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为促进我国的风电事业,概述了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和风力发电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5种典型的电路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网技术和控制方法,还比较了不同拓扑结构下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给出了各自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随着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引入,并网型风电系统中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拓扑结构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并网型大功率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中,风机模拟系统设计、发电机控制技术、并网技术、桨矩角控制技术和系统监控等关键技术的解决将有助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国产化和大容量风电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48.
鄂尔多斯某砂岩铀矿床含矿层中钙质夹层的铀矿品位高、夹层厚度大,是否考虑钙质夹层对于计算整个矿层的储量和可浸出资源量影响显著。基于试验井测井解释资料,描述了含钙质夹层铀矿床矿层特征,识别了钙质夹层主要测井响应特征,通过线性插值方法,计算了铀矿层的储量。结果显示,钙质夹层储量占总储量的25.2%。结合柱浸试验和岩心样品试验数据,构建了含夹层砂岩型铀矿床可浸出资源量计算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中性浸出条件下,在不考虑夹层时,该单元可浸出资源量为16 978 kg。考虑夹层的储量及CO2增渗效果时,可浸出资源量为17 210 kg,较不考虑夹层时提高了1.36%,其中钙质夹层中铀矿浸出率为2.37%。定量考虑了多种增渗技术对可浸出性的影响,酸法和超声波增渗技术约能分别提高钙质夹层浸出率到7.84%和9.42%,该单元可浸出资源量较不考虑夹层时分别提高了4.51%和5.43%。理想条件下爆破增渗可实现钙质夹层的最大化开采,但会抑制常规矿层的高效浸出。研究表明,含夹层铀矿床中钙质夹层的铀矿能否有效浸出对总浸出量影响较大,对夹层采取一定的矿层增渗技术可显著提高浸出量。  相似文献   
49.
以食用白菊为研究对象,在LGJ-25C型真空冷冻干燥机上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首先通过热电阻法测取白菊的共晶点为-20℃,共熔点为-8℃;随后通过改变搁板加热温度,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对白菊最终含水量、干燥时间、颜色及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搁板温度45℃为最佳搁板温度;最后得出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白菊的最佳工艺路线为将白菊预冻6 h,然后放入干燥室中升华干燥15 h,再解析干燥14 h,解析干燥时加热温度为45℃。研究结果可为白菊的实际冷冻干燥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0.
用Ti,Si和Cu等单质粉末为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8Si)-x Cu合金(x为质量分数,%。x=0,5,10和20),通过硬度测试、室温干滑动摩擦试验以及对摩擦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的观察与分析,研究Cu含量对Ti-8Si合金硬度与室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可提高Ti-8Si合金的硬度,其中(Ti-8Si)-5Cu合金的硬度最大,HV达到1 434.4,比Ti-8Si合金硬度(1 021.5)提高40.4%,而(Ti-8Si)-10Cu与(Ti-8Si)-20Cu合金的表面硬度相近,HV分别为1 180.9和1 171.9。添加Cu使合金的摩擦因数从0.36提高至0.60左右,但添加适量的Cu能明显提高合金耐磨性能,其中95(Ti-8Si)-5Cu合金的体积磨损量(0.014 3 mm~3)约为Ti-8Si合金体积磨损量(0.026 2 mm~3)的一半;(Ti-8Si)-10Cu合金的磨损量比Ti-8Si合金降低13.7%;而(Ti-8Si)-20Cu合金的磨损量急剧增加至Ti-8Si合金磨损量的2.5倍。95(Ti-8Si)-5Cu合金的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伴随轻微的氧化磨损,其它3种合金主要是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辅以一定程度的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